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长江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群体发展势头良好

媒体:中国科学院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1/16 8:05:48

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在较短的时期内难以有明显的好转,迁地保护是拯救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保护区是我国首个建立用于实施白鱀豚和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群体也是目前唯一稳定增长的长江江豚自然繁殖群体,其种群数量2007年达到30头左右,标志着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的罕见冰雪灾害导致了保护区江豚群体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部分个体死亡。

为了全面了解天鹅洲保护区江豚目前的群体结构及健康恢复状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科研人员、日本东京大学Tadamichi Morisaka博士一行20人,与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及当地渔民一起,于10月28日至30日期间对该保护区江豚进行了全面捕捞,开展了常规测量、B超检查、体内标签安装、声学跟踪等系列科研活动,并采集了血液、乳汁、粪便等生物样品用于后续的遗传、生理、营养等分析工作。

通过本次捕捞活动发现,2008年冰灾期间受伤的江豚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基本上已看不出明显的伤痕,一定程度上说明了2008年4月份水生所和保护区管理处在农业部和省水产局的领导下开展的江豚救护行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此外,此次捕到的绝大多数江豚体格健壮,肥满度及体重明显强于鄱阳湖同龄个体,反映出天鹅洲保护区饵料鱼资源充分,生活环境良好。更令人欣喜的是,保护区在过去3年中先后出生并存活10头幼豚,并且其中8头为雌性,从而使得该群体目前的雌雄性比接近理想值1:1。

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群体中雌性的妊娠率很高(2008年捕获的8头性成熟雌豚中的5头被证实怀孕,本次捕获的6头性成熟雌豚中的4头被证实怀孕,并且其中两头还正在哺乳),相信随着群体中雌性个体数量的进一步增加,该群体的数量有望在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形成一个规模较大且稳定增长的迁地保护繁殖群体,为长江江豚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捕获的江豚进行常规测量

2008年冰灾期间受伤的个体身体恢复良好

本年度新生的小雌豚

阅读 36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