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十年后 长江重庆段将成“一库碧水、两岸青山”

媒体:重庆日报   作者:商 宇
专业号:重庆涪陵林业
2009/9/2 16:18:45
    王鸿举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相关规划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商 宇)去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把长江建设得非常美丽,往两岸一看都是一片绿。”这个愿望和要求何时变成现实?昨日,市长王鸿举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总体规划》给出明确答案:用10年左右时间,实施长江两岸森林工程380万亩,基本实现长江两岸绿化“全覆盖”,规划区森林覆盖率由22.2%提高到52.2%。

  目前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仅为22.2%,不能对泥沙进行有效拦截

    市林业局局长吴亚介绍,尽管经过多年治理,库区森林植被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水土流失得到缓解,但三峡库区长江两岸生态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陡坡地耕种还较普遍,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不强。

    据统计,目前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仍高达2.6万平方公里,占库区整个幅员面积的56%,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仅为22.2%,不能对泥沙进行有效拦截,库区每年直接进入长江的泥沙约5340万吨。

    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近800万吨泥沙直接流入长江

    此次通过的规划总体布局为“二带三区”,即以海拔600米等高线为主轴,建设库岸生态防护林和山脊生态防护林两大林带,结合产业发展,把长江两岸巫山—云阳段建成峡谷生态景观区、万州—涪陵段建成深丘生态产业区、长寿—永川段建成都市生态屏障区,再现“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的景象。其中,新造林217万亩,新建苗圃基地3万亩、补植补造60万亩、改造低质低效林100万亩。

    规划实施效果重点是要消灭成片荒山,充分利用库岸四旁隙地和陡坡耕地造林。

    对于大家关心的工程建成后产生的效益,吴亚也作了一番分析。他说,据测算,每年可减少近800万吨泥沙直接流入长江,可涵养水源约3.8亿立方米;可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库区群众在林业上的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元以上;将新增乔木林面积230万亩,成林后林木价值将达139.6亿元;以森林为主体的陆地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修复和增强,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明年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60万亩

    据了解,涪陵、丰都、云阳、奉节4个区县的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示范段建设,已于今年2月启动,长202公里,共38万亩。明年工程实施的区县将扩大到10个,建设面积60万亩。

    王鸿举提醒在规划实施中,要把“封山育林”的区域单独划出来;现有绿地能不动的尽量不动;工作重点要放在应该退耕还林而没有实施的坡耕地上;新造林要以经济林为主,特别是要着力打造柑橘产业带;此外还要注意苗圃先行,既要分类布局,又要追求品质。

    会议还审议了其他议题。

    市领导黄奇帆、马正其、童小平、谢小军、谭栖伟、刘学普等参加会议。

阅读 9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