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开独白映日月,小镇风貌展新姿。” 一说到白莲镇,不由得想说起向道龙、向大复祖孙俩。
▲向道龙画像•文新学
向道龙(1860—1899)、向大复 (1902—1933 )祖孙俩,出生于今衡东县白莲镇石塘村,一个是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而牺牲,一个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英勇献身。
向道龙,字洗凡,幼聪慧,博览群书,遍及天文、地理、历史、算术等,尤喜读唐宋八大家诗文。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他曾一度埋头注释古书,著有《王制损益考略》《周易释义》等书。
向道龙旗帜鲜明反对科举,常说:“世事如此不好,考个秀才、举人有何用?”清朝政府因此革除其功名。特别是中法战争后,清廷日益腐败,他感到自己这样下去,对社会补益不大,便说:“我终日伏案作蠹虫,天下当何时经营耶?”于是,毅然弃文习武。
1888年以后,向道龙浪迹江湖逾十年,练就一身好武艺,并广交豪杰,酝酿反清。在广东,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他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戊戌变法后,他由两粤返郴州、桂阳,沿途联络豪杰,打算起兵反清。
1899年,向道龙返抵衡山,与沙泉彭鹤年、彭钟泰兄弟以及印心和尚等,誓众于衡山白云岭隐真寺,发出《讨清廷檄文》,“首倡勤王第一声”,宣告起义。他们一面积极扩大队伍,一面打造刀械,操练士兵,准备攻打县城。后因军械误期,起义失败,向道龙为知县黎镛所捕。殉难之日,神色从容,大声疾呼:“大丈夫视死如归,何惜身殉?所恨者,大事未成耳!”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批准追谥向道龙为大汉右将军,并为他修墓立碑。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作诗《赞向道龙》:
衡山云气郁纵横,首倡勤王第一声。
三日大呼徐敬业,祝融峰上有英名。
话说向道龙牺牲三年后,长孙向大复出生,大复祖母用“光复河山”的“复”字为孙命名,寓继承祖父遗志之意。大复自幼机敏好学,听到家人、邻居谈论祖父的事迹,常奋发激昂。民国元年(1912),向大复被接往民国政府办的金陵忠裔院读书。一年后,忠裔院停办,向大复返回家乡,在一家南杂店当学徒。后学照相,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周济穷苦人。
▲向道龙故乡
1926年,农民运动兴起,向大复在石湾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衡山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赴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马日事变”后,向大复回湖南,与党失去联系。为寻找组织,他决心背井离乡。其时,家中有白发苍苍的祖母和双亲,还有刚出生的第二个儿子,面对眼前情景,他潸然泪下,忍痛劝说家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革命的成功,祖父是为拯救劳苦大众而被害的,人各有志,恳请大人妻儿原谅!”
此后,向大复赴湘南找到了党,并被派往永兴县任特别支部书记。 1927年9月,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加入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军一营二连党代表。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 剿”中,向大复身先士卒,浴血奋战,终因粮尽弹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 业壮烈牺牲,年方三十一岁。
正所谓:“前仆后继闹革命,为民催开幸福花。”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