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研究工作情况综述

媒体:原创  作者:刘想
专业号:西溪湿地
2008/6/22 15:14:46
        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基地一样板”(科普基地、科研基地,国家湿地公园样板)要求,近年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深入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已成立的研究机构
        
1、西溪历史文化研究
          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完善”的方针,进行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西溪湿地一期开园期间先后编辑出版了《西溪纪胜》、《西溪古今诗词散文选》、《西溪的历史与文化》、《西溪的传说》以及《千眼温柔》(小说体)等书籍,并发现了厉鹗祠堂碑刻等许多碑刻、浮雕等文化遗存,搜集了900余件原住民生活物品,拟定和展陈了24副楹联、27块匾额,并对26艘游船和72座桥梁进行了命名。目前,蒋村龙舟文化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期工程期间,我们对高庄、洪钟别业、交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等12个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20余万字的调研考证报告,为二期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全国征集、专家评审、媒体评议等手段,确定了秋芦飞雪、高庄宸迹、渔庄烟水、河渚听曲、深潭会舟、曲水寻梅、柿林秋色等西溪“七景”和“两堤”,命名了富有文化内涵的堤、桥、路、景的名称,并以专报的形式请市领导审定。对于二期的楹联匾额,我们也采取全国征集、专家精选评审的手段,聘请全国和省市知名书法家撰写,充分体现了西溪文化“梵、隐、俗、闲、野”特征,展陈的近400副的楹联匾额,大都出自文怀沙、饶宗颐、沈鹏、张海等现代大家之手。尤其是聘请了市内文史和骈文专家,创作了六篇碑记,并请书法家铭石立碑,成为体现人文西溪的点睛之笔。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展示了文化陈设的历史传承性、文脉延续性、真实合理性,楹联匾额、书画小品、雕塑蜡像都力求体现了西溪特有的文化特色,使历史文化真正成为西溪湿地的精髓。展示和陈设了陈聚兴染坊、西溪小花篮、西溪豆腐坊等独具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特色的“七店八铺”。
          此外,在市委王国平书记的直接关心指导下,我们编撰了由《西溪的动物》、《西溪的植物》、《西溪寻踪》、《西溪的传说》、《西溪沿山十八坞》、《西溪胜景历史遗迹》、《西溪历史文化探述》、《西溪历代诗文选》、《西溪书法楹联集》等9本专著组成的西溪文化丛书。
         2、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研究
         从2005年7月份开始,在国家林业局、省市林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筹划并开展了《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研究》。两年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自然博物馆、杭州市环科院、杭州市水文监测总站等项目研究单位有关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认真开展了项目研究工作,累计进入西溪湿地实地调查采样3420人次,召开项目组例会、专题会议、协调会议等30多次,境内外考察75人次,为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示范项目研究工作的实施,一是为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西溪湿地日常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二是研究提出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景观格局、植被保护与配置规划建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科研和科普教育体系总体布局》等5份专题调研与项目建议书为西溪湿地二期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三是帮助西溪湿地形成了固定的植被、土壤与水环境野外监测站点,完善了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四是为西溪湿地培养和带动了一批年轻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了湿地研究后备力量的科研素质。
        3、对杭州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2007年初,杭州市气象局为了给湿地的生态优势确定一个准确、定量的结果,以及如何保护利用好杭州的诸多生态资源,以达到全面改善杭州城市环境质量之目的,提出了《湿地保护对杭州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研究》项目,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完善西溪湿地生态气象监测站建设;定量分析西溪湿地小气候特征和可利用气候资源;对比量化西溪湿地与杭州城市大气环境要素差异,并分析其成因机理;开展西溪湿地生态资源对杭州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研究,对湿地生态效应进行评估;提出保护西溪湿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优化生态资源布局的研究对策。项目站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通盘考虑全面改善杭州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研究制定并全面实施“城市——湿地一体化影响研究”方案。这不仅有助于西溪湿地的保护开发,也将长期缓解杭州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环境压力,更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质量。
         按照与市气象局商定的意见,此项目由市气象局负责申请省级财政资金补助,由于省科技厅未能立项,因而项目预算的257万元资金无法落实,所以未能及时付诸实施。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市气象局的衔接,争取项目早日开展。目前,已完成了《湿地保护对杭州城市大气环境影响研究可行性报告》。
         4、“西溪模式”研究
        2007年9月份,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由市科技局拨款的“西溪模式”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旨在通过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对“西溪模式”进行高度的提炼和升华。日前,由市委政研室牵头,以中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主任担纲的研究班子已完成了西溪湿地实地考察工作,市委政研室已将王书记的所有讲话、以及西溪湿地所有相关资料递交了项目研究组,而且,我们与牛凤瑞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将我们从王书记那里学到的关于国家湿地公园的理解和西溪湿地的精髓,以及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实践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进行深入沟通。
        5、中国杭州西溪湿地论坛
        在国家林业局以及省市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杭州市分别于2005年4月和2006年10月举办了两次国际性的湿地论坛,两次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公园建设与公众教育”。与会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共提供了100余篇理论文章和大会发言,以及市委王国平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都为我们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建议,湿地论坛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塑造中国杭州西溪湿地论坛品牌。
         6、西溪科普研究
        科普西溪,是西溪湿地的一大亮点,两年来,我们既注重科普方面实践,也注重科普方面的研究。不但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技部组织的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专家现场考察和验收,而且通过了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专家现场和验收,相信两个“国字号”的称谓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落户西溪。两次验收组的专家对我们进行的科普建设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西溪湿地不但包括了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首批环保科普基地的示范、引领、辐射等功能要素,而且环保科普主题明显,创造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并且,政府控制力强,各项措施到位。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西溪湿地未来发展以及科普建设的功能定位,非常准确,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一功在千秋的工程,部署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措施,使得湿地的功能、生物的多样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使得西溪湿地具备了能够成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重要基础,能够成为传播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最完整、最系统的基地,成为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伟大功绩。
        7、现已成立的研究机构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2005年10月16日,区编委[2005]62号发文组建,为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西溪湿地公园管委会办公室管理,经费预算形式为财政补助,核定编制8名,领导职数2名,现有人员3名。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文化研究会。为民间社会团体,经费自筹,成立于2004年2月8日,隶属区文广新局管辖,现有会员120人,主要从事西溪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
        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文化部。西湖区委抽调有关部门干部组成,领导西溪文化研究会开展工作,主持西溪湿地文化挖掘、文化研究工作。为西溪湿地的文化展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湿地博物馆筹备办公室。隶属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管辖,主要负责中国湿地博物馆筹建工作,兼顾现阶段博物馆研究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总结经验、完善体制
        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一次全面回顾,邀请相关专家对西溪湿地的研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计划成立“西溪学研究会”,下设“西溪研究中心”,独立建制,人员组成可以“专兼并举,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为研究会常设机构,负责研究会日常工作,积极开展文化、生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日常研究工作。
        在制定“西溪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王国平书记提出的“社团+研究中心+博物馆”模式,充分发挥现有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作用,充分利用西溪文化研究会这一民间团体力量,组建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社团,组建以省市旅游部门、旅行社、营销专家组成的经营管理社团,组建以环境保护专家、志愿者组成的环境保护社团,加强博物馆研究力量配置,在“西溪研究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西溪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重点提出西溪文化的前瞻性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研究西溪学在杭州文化体系中的科学定位及其价值和地位;研究西溪历史、西溪文献、西溪生态、西溪科普、西溪自然山水、西溪民俗风物、西溪梵隐文化等;研究西溪与西湖文化的关系,西溪与杭州文化的关系;研究西溪湿地与国内外湿地的共生与异同;与高等院校建立互动合作研究机制,对西溪文化、生态、科研、旅游等方向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对外交流、宣传、联络、学术研究、出版书籍、组织西溪文化研究高峰论坛等。
       2、继续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研究
       按照验收专家意见和建议,对项目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细化相关研究成果,对生态系统恢复、水质改善、吸引鸟类、科普教育、生态监测等项目进行深化研究;积极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湿地公园审批和管理工作以及制定《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3、深化“西溪模式”研究工作
       加强与市委政研室、市科技局的沟通与衔接,尽快完成“西溪模式”课题的研究工作。2008年,我区计划与“西溪模式”研究相结合,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为实证,出版《西溪模式探索》专著。
       4、完善系列文化研究成果
在现有丛书的基础上,计划用两年时间,续编相关科目,如《西溪的水》、《西溪的桥》、《西溪的物产》、《西溪的建筑》、《西溪画卷》、《西溪风光摄影》、《西溪名人》、《西溪科普100问》(暂命名)等等。同时,加强与余杭区的沟通和衔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系列文化研究成果,统一出版西溪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5、编辑西溪文献集成
       计划组织文史类专门创作班子,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帮助下,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分门别类建立西溪文献库,包括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含综合保护工程文献)等内容,并形成电子文库;西溪文献集成包括西溪有史以来西溪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收辑的西溪研究资料以全面、系统和权威为特点,凡具学术研究价值、或在湿地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西溪方面的情况记录、西溪对有关天文、地理、分期断代等进行研究的中文、外文专著及论文,均在收辑之列;组织知名文学作家、艺术家、书画家、摄影家、电影电视剧作家开展西溪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创作若干部在中国当代文学和艺术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不断丰富西溪文献内涵。
       6、编撰《西溪志》
      盛世修志。自2005年5月1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建成以来,就注定了这个已经延续了千年的“风水宝地”将会永远存在下去。西溪,这个在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有必要以严谨的史学观、科学的发展观,以时间为节点,以永续编撰为补充,对西溪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归纳,使其成为西溪历史最权威的读物、最珍贵的学术资源,成为记录西溪永远存在下去最真实的记录。同时,建立电子网络不断修订版。西溪志的主要篇目有:志名、卷数、纂修者、出版地、修纂时间、出版时间、版本、备考、馆藏地、稽核项;良渚文化时期——雏形初显;汉唐时期——人类活动;宋元时期——大发展;明清时期——大昌盛;民国时期——大变化;公元21世纪——大复兴。
       我们计划组建由文史类、地方志类、西湖区委区府办、宣传部、湿地办等人员组成的创作班子,进行《西溪志》的编撰工作,《西溪志》编撰完毕后,在符合历史考证的基础上,编写通俗易懂的《西溪通史》。
       7、加强西溪生态环境研究
       由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牵头,利用杭州高校集聚的优势,让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专家参与进来,让科研成为西溪湿地的日常性工作。不但全面研究湿地公园约11平方公里范围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和策略,而且注重研究成果转换,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阅读 241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西溪湿地于2008/6/30 8:48:49写道:
阅海的朋友好。
简单说来,杭州市成立了西溪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与西湖区合署办公,区委书记为管委会主任,区长为第一副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正处级),代表管委会全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对管委会负责,主要从事行政方面工作;同时,西湖区注册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湿地经营公司,主要负责西溪湿地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包括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湿地经营公司受管委会办公室监督,年度预算、重大活动等须报经管委会办公室审批。
说白了,西溪湿地的湿地管理和保护是以政府为主,在实际的工作中,办公室和公司同属管委会领导,所以平衡方面不成问题。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于2008/6/29 23:29:01写道:
很羡慕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知他们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如何?如果是企业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职责如何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们如何平衡?
西溪湿地于2008/6/24 10:58:33写道:
谢谢局湿地办领导以及刘伟、老黑等同志们的表扬。因为热爱,所以有积极性,诚如一位朋友所说,湿地保护需要所有湿地同仁的共同努力,湿地中国网需要基层愉悦的参与。“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有美丽,一片互相依持着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席慕容诗句)。西溪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湿地办于2008/6/23 17:13:15写道:
确实西溪的工作做的很好.主要是领导重视,具体工作人员--刘想敬业.
不过,老黑和向海的刘伟也相当不错,给大家带了好头
老黑于2008/6/23 8:31:57写道:
西溪的工作做的很好,从人文历史到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都为全国湿地树立了榜样。国家湿地管理中心应该以这些好的典型为样板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学习,以提高全国的湿地管理水平。
游客于2008/6/22 19:58:05写道:
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名不虚传
向海保护区于2008/6/22 16:43:04写道:
向刘想学习!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