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白塔湖湿地变美,火了渔家乐

媒体: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3/5/20 6:04:07

位于钱塘江流域的诸暨市白塔湖湿地,是我省经济发达地区难得一见的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经过四五年的保护和建设,如今这里已是碧波荡漾,地表水水质已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草鸮、长耳鸮等各种鸟类纷纷在这里落户,动物种类达到150多种。近日,记者随同省林业厅的专家一起,探访了这个还在建设中的国家湿地公园。

谁能想到,八九年前,这里曾经是臭气四溢、藻类植物丛生的地方,附近的村民不敢下河游泳;由于过度养殖珍珠,几十米宽的河道,只剩下五六米宽的通道供船只勉强通过。“如果不是政府出面清淤、搞湿地建设,我们的家园真的就被毁了。”附近的村民说。

开游船的朱斌:家门口又可以游泳了

今年35岁的朱斌是诸暨市店口镇朱家站村人,如今他的工作是在湿地内开游船,每个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家里还开了家豆腐加工作坊,一年的收入也有10多万元。

朱斌家以前也养殖珍珠。“大概1990年前开始养的,当时养了几万只。养得多的人家,有的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朱斌说,那时候,周围村民70~80%都养珍珠,村民的收入一半以上靠珍珠养殖。离朱斌家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50多米宽的河道。“珍珠养得多的时候,这条河道只剩五六米宽,两边密密麻麻养满了珍珠。”

不过,珍珠的价格大起大落,大多数时候,养珍珠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我们家在珍珠行业三进三出,看看收成不好就不养了。”朱斌说,养珍珠收成最好的一年也就10万左右,还不如现在一家豆腐作坊收入稳定。

“因为到处养珍珠,水质越来越差,一下水皮肤就会发痒,毛孔上都布满青苔,村民就再也不敢下河游泳了。”朱斌说,养殖珍珠要用鸭粪、猪粪喂养,对水质污染严重。

白塔湖流域涉及店口、山下湖、阮市和江藻四个镇,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加上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白塔湖水质日趋恶化,湖面被不断蚕食,老百姓对保护白塔湖的呼声日趋高涨。2008年之前,白塔湖流域一共进行了四次清淤。2008年,诸暨市提出了白塔湖生态湿地保护意见,湿地内全面禁止珍珠养殖,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

如今,湿地公园内的水质已从当初的劣Ⅳ类提高到Ⅲ类,有的区域达到了Ⅱ类。“大概从2010年开始,河道里游泳的人又多起来了。我们又可以在家门口游泳了。”朱斌感叹道。

办渔家乐的老板:今年来收入增加三成多

湿地越变越美,名气越来越响,阮市镇何家山头村“白塔湖湿地饭庄”老板何飞华很开心。2008年,听到要建白塔湖湿地公园的消息后,何飞华就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他投资350万元在村口搞起了渔家乐。

渔家乐面积9亩多,到这里就餐要坐小船摆渡四五十米。虽然只是破旧的水泥船和铁驳船,但也算是渔家乐的特色。到了岛上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餐馆前面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地,周围种植了桃、梨、李子、桔子、文旦、金桔等各种水果,后院的小径两边种满了修竹,水池里还种植了荷花、睡莲等,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味道。

“我是村里最早搞渔家乐的,现在村里一共有10户人家在搞渔家乐。”何飞华告诉记者,他的渔家乐是2009年国庆节开张的,靠的就是白塔湖湿地保护与建设,以白塔湖当地的水产为特色,有白条鱼、虾、黄鳝、泥鳅等,都是从湿地内的白塔湖鱼场买来的。据悉,依靠白塔湖优良的水源,鱼场盛产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各类淡水鱼,年产量可达13万公斤左右。

这几年,湿地建设加快,芦苇荡、桃花岛、紫薇岛、荷花塘……优美的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何飞华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据他估计,今年以来他的渔家乐生意至少比去年增长三成以上。

何飞华说,现在白塔湖的环境好、水质好,培育出来的水产肉质鲜嫩,加上现杀现蒸,口味好。“我们厨房的垃圾和废水全部用船运到外面,绝对不排到河里。因为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要靠这里的水、这里的环境吃饭的。”

善待湿地,就是爱护自己

人与自然真的难以和谐相处吗?白塔湖流域共涉及周边4个镇、19个行政村约4.3万人,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其中湿地规划面积就达13.86平方公里。如果同样采用拆迁、隔离式的办法,显然有点劳民伤财。

“对湿地内的农户,我们不是简单地采取拆迁的办法,而是以每亩每年600元到700元的租金将稻田租过来,高于种稻的收入。如果村民想种稻,我们再向他们返租,但要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如不能施化肥、农药,只能施农家肥。”湿地办综合科科长余勇介绍说。

同时,在湿地区域设立禁养区,关停畜禽企业;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生活污水实行三层生态化处理;对周边五金企业的上千只小铜炉进行专项治理,位于店口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工业污水统一纳入排污管道,另一家污水处理厂也已在建设当中。通过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工业和农业对湿地的环境污染。

目前,白塔湖生态湿地正在进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将包括湿地保护培育区、服务管理区、科普教育实践区、田园风光体验区、游憩观赏区和休闲度假区六大功能区块。也许几年之后,白塔湖湿地公园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案例。

湿地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据省林业厅介绍,目前我省共有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县级3个);建立国家湿地公园8个,省级湿地公园12个,保护面积5.6万公顷。去年12月1日,《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矛盾、减少和杜绝高强度的湿地开发提供了保障。

靠山吃山,靠湖吃湖。芦苇荡、桃花岛、紫薇岛、荷花塘……优美的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重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白塔湖湿地,也让周边村民过上了失而复得的幸福生活。

阅读 41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