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经验研究 > 调查报告 > 正文

西沙湿地10万只蛸蜞国庆长假被钓走 影响湿地生态环境

媒体:解放网  作者:郁文艳
专业号:湿地资讯
2014/10/11 14:13:31

什么是蛸蜞?

蛸蜞是一种常见的滩涂底栖生物。在崇明的滩涂湿地、小沟小渠里,不计其数。与崇明老毛蟹、蟛蜞一起,被称为岛上三个“横行将军”。过去,崇明很少人吃蛸蜞,沤烂了作肥料用。不知何时起,它成了一种美食,是崇明饭店里常见的一道冷菜。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免费的西沙湿地人气旺,吸引了21.78万人次的游客,而这些游客在7天长假里至少钓走了10万只蛸蜞。

专家表示,短期来看,蛸蜞这种崇明滩涂上不计其数的小生物的减少对西沙湿地来说也许没什么大碍,但长此以往,必然是对湿地资源的一种破坏。因为生态链环环相扣,湿地生态系统中再微小的一种生物都可能有重要作用。

钓蛸蜞成湿地旅游卖点

“钓蛸蜞的竿子要不要,5块钱2根。”进西沙湿地不久,游客就会遇到兜售钓蛸蜞竿的人。这些钓竿就地取材,来自西沙湿地的芦苇荡,梢上用铅丝扎一片肉或者串条蚯蚓。“放在蛸蜞旁边,它自己会爬过来吃。”小贩会教游客怎么使用钓竿,碰到不知蛸蜞为何物及其美味的,还会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这样一来,购买者很多,不少人体验之后觉得,钓蛸蜞果然有趣,回家还有美食品尝,一举两得。湿地里蜿蜒而去的木栈道上,人头攒动,很多人正兴奋地伸着竿子,等待美食上钩,其乐无穷。

记者发现,钓蛸蜞似乎已经成了西沙湿地除了免费以外对游客的另一大吸引点。在网上游记、旅游攻略里,谈到西沙湿地,一些游客给出的建议是:务必带好塑料桶或其他容器,用来装蛸蜞。此外,市区的旅行社,包括崇明本地的一些旅游营销机构,也会以去西沙湿地钓蛸蜞、捉蛸蜞作为招揽游客的卖点。

钓蛸蜞一直为园方禁止

西沙湿地公园主任汤国昌表示,有游客认为,这些卖钓竿的人是湿地公园工作人员,钓蛸蜞也是公园的一个经营项目。其实,他们是附近村里的村民,常常在双休日、节假日等游客多的时候混进来做生意赚钱。这些人的行为对湿地公园的正常管理、运行造成了一定干扰,尤其游客钓走大量蛸蜞对湿地资源是种破坏,因此西沙湿地还特地雇佣了10多名人员,专门驱赶这些兜售钓竿的村民。

此外,游客一下车就可以听见停车场广播,广播里往往会不断重复如下内容:保护湿地,请游客勿钓蛸蜞。公园里,也时刻广播着同样的提醒。游客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钓蛸蜞正是园方所禁止的。

“这次长假,游客究竟钓走了多少蛸蜞很难具体算出来,反正很多是一桶一桶拎回去的,少算也有10万只吧。”汤国昌道。

大客流对生态也有影响

蛸蜞是崇明滩涂湿地上常见的一种底栖生物。华东师范大学底栖动物专家赵云龙表示,蛸蜞幼时生活于长江,是鱼类的重要饵料,长大了爬到滩涂上,成为鸟类的重要食物。此外,蛸蜞本身也吃各种小生物、植物,从而在食物链中发挥作用。“短期来看,蛸蜞的减少对西沙湿地的生态系统可能影响不大,但几十年如此下去,肯定会有影响。因此,捉几个蛸蜞把玩,了解这种生物,可以,但大规模捕捞肯定要控制。”赵云龙指出,如此大的客流,对西沙湿地的生态环境会有影响,比如影响鸟类栖息。

由此,园方及其上级管理部门在酝酿控制西沙湿地的客流。“单纯限制客流的办法行不通,游客来了,如果告知其今天客流已满,游客肯定不满意。”汤国昌说,目前在考虑通过收取门票的方式来控制客流,但具体方案还没有确定。

阅读 921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