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民俗博物馆 “闻味”识湿地

媒体:津报网  作者:黄建高 许凯
专业号:湿地中国
2008/4/29 20:00:28
首家湿地博物馆5月免费开放 四大展馆再现当年生态与民俗

  

  

  位于东丽区的华明博物馆作为天津市首家乡镇级的民俗博物馆,也是天津市首家反映湿地文化的博物馆,目前展馆铺设已接近尾声,将于5月上旬对群众免费开放。

  华明博物馆主要由湿地景观展馆、生产劳作展馆、生活民居展馆及民俗风情展馆四大展馆组成,展出物件有500余件。其中不仅有反映湿地生态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图片陈列展,更有当地百姓当年春播秋收辛勤耕耘的劳动场景及生产农具陈列,生动再现了湿地生态和民俗民情。

  在序厅里可以看到地处渤海之滨的天津东部是一个“库泊遍及、洼淀棋布”的湿地风貌。悬挂在墙上的图片“两道贝壳堤”展现了沧海桑田的变迁——这里原是一个退海之地。

  据介绍,东丽区陆地形成于大约距今3900年至1500年,最早居民出现于战国时期,为燕国人。汉唐时期,军粮城一带成为北方重要海口。明代初年,境内村庄林立,华明境内的七个村庄就形成于那个时期,当时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地貌。

  第一展馆为湿地景观展示区。这里有茂密的芦苇荡,有在湿地飞翔觅食的黑枕黄鹂、黑水鸟等鸟类标本,有在芦苇丛中生存繁衍的狐狸、獾、刺猬、褐家鼠、牛虻、蝼蛄、天牛等动物和昆虫图片展。展区里采用了多媒体重叠投影等手段再现湿地景观,甚至气味都可以制造,让观众“闻”出湿地的味道。其中,最受观众青睐的是设置了互动狩猎场景,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亲身体验用火枪狩猎的情景。

  生产劳作展示区最大的亮点是展示了大量过去当地百姓春播秋收的生产农具。在这里不仅可领略到水运码头、耕地收麦的场景,还可亲身体验用编草机编制草绳、草席,也可以感受用独轮车运输货物的劳作体验。

  第三展馆同样为生活场景展示区。这个展示区极具生活特色,它以1∶1民宅原型和人物原貌的真实设置,真实地再现了东丽区早期居民的衣食起居及纯朴安宁的生活。

  第四展馆共分为民俗文化展区和现代及未来华明展区,民俗文化展区以油画形式展现百姓的市井民俗:拉洋片、爆米花、修鞋补锅、剃头刮脸、耍猴、耍把式、卖膏药、吹糖人等20余个场景尽显当时风俗民情。

  在现代及未来华明展示区,不仅设置了华明镇的原始村庄模型和现代华明镇模型,还设置了展现华明新生活的多媒体视频。华明镇居民的全家福都已录入其中,展现出华明镇从当时若干个小村落发展至今的天津新兴重镇。

  新报记者 黄建高

  摄影 新报记者 许凯

  (津报网--每日新报)

阅读 13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