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亟须治理

媒体:人民网天津视窗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3/13 12:59:33
  简要内容:“河西走廊的生态问题已十分突出,气候环境恶化、冰川退缩、水资源严重短缺以及天然植被和湿地总体不断萎缩。甘肃的地理位置处在“上风”、“上水”处,其生态环境影响整个黄河中下游甚至全中国。
    “河西走廊的生态问题已十分突出,气候环境恶化、冰川退缩、水资源严重短缺以及天然植被和湿地总体不断萎缩。”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副主任洛桑灵智多杰忧心忡忡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目前河西地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3.54亿立方米,仅占水资源需求量的71%。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145立方米,接近国际人均500—1000立方米重度缺水界限;天然植被萎缩加剧,仅石羊河流域植被面积就在近10年内由1.9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0.51万平方公里。 

    甘肃的地理位置处在“上风”、“上水”处,其生态环境影响整个黄河中下游甚至全中国。为此,洛桑灵智多杰建议: 

    一是解决好河西走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河西走廊是农业用水大户,也是甘肃省的粮仓, 应解决不合理的种植业结构,降低过高的粮食比重,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具有西部特色的旅游业,以降低高耗水的资源、环境、生态代价。 

    二是河西走廊地区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国际上规定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7人/平方公里。超载放牧、过度开垦是导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和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河西走廊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问题。 

    三是通过加大祁连山生态建设资金投入、扩大保护区范围、进行生态移民等方式解决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而遏制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敦煌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治理河西内陆河流域沙化和盐碱化。 (杨毅)
阅读 43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