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长江渔业资源保护究竟难在哪儿

媒体:中国渔业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3/4/11 6:06:31
 

    长江实施禁渔制度促进了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管理,但是受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长江水生生态资源衰退趋势一直难以得到遏制。

    对非法捕捞,有执法人员的严厉打击;对过度捕捞,有管理部门的政策管控。但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均陷入困境:在广阔的江面上,有限的执法力量面对非法捕捞的游击战,经常只能徒唤奈何;而限制捕捞的政策管控,能够管得住持证的专业渔民,但却难以束缚住数量庞大的副业渔民。

    非法捕捞之狠:

    “越搞不到,越要电捕”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师黄立新坚持把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排在长江渔业资源减少诸多原因的第一位。

    他承认,判断基于经验而非数据,“从我的工作经验来看,我最直观的是,捕捞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好像长江整个系统和江叉都有非法捕鱼,尤其是迷魂阵。”

    而对于渔民来说,他们从自己的所见所感出发,一说起渔业资源的减少,就必然指控非法捕捞,尤其是电捕鱼和迷魂阵两种。

    对于这两种非法捕捞方式的危害,安庆市渔业局副局长蒋泽球和黄立新的描述非常形象:“把老子儿子孙子一起捕了”、“连鱼的子子孙孙全都搞掉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伯说,他在石首市长江边生活了50多年。他认为,比起早十年,长江里的鱼少了50%。对于减少的原因,他坚持认为,是捕捞能力太强,这一点对于鱼类减少“占到90%的作用”。

    在他看来,捕捞能力强的工具中,以电捕鱼和迷魂阵为最,“电捕鱼是暗地里搞,迷魂阵大搞特搞。”对于电捕鱼的威力,他描述称,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捕2000斤。

    末了,他又反映了一个问题。石首市每年都会增殖放流,因为放流的亲鱼都在清水中养大,放流到长江里,因不适应浊水环境,一开始都聚集在江边。大伯说,很多非法捕鱼者,就采用电捕方法捕捞亲鱼,“一捕就是几十条亲鱼。”

    铜陵市水产经营者姚四九也提到同样的问题,“上游放鱼苗,下面迷魂阵就捕捞走了”。

    石首市笔架山农贸市场一位水产经营者说,早在二十年前,他经营的鱼里,养殖的鱼和长江鱼是五五开,十年前变为七三开,到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养殖鱼,占到了90%以上。“为什么没鱼了,得找到根源,网目太小,把鱼苗都捕了,电捕则捕得鱼不产卵了。”他对渔政在打击偷鱼滥捕中的措施有些不满,“罚款不行,就要他坐牢。罚款,他会想捕更多的东西回来。”

    铜陵渔民熊根荣说,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反而刺激了非法捕捞的存在,“越搞不到,越要电捕”,因为“平常网具搞不到,电捕鱼搞到了”。

    而东洞庭湖因水域面积广,专、副业渔民近万人,因此也成为非法捕捞较为集中的地方。

    东洞庭湖水面均由岳阳县管理,该县县政府一份汇报文件显示,东洞庭湖的害业捕捞达到了90%,其中迷魂阵、电力捕鱼、矮围网围、螺蛳捕捞更被称为是“四大害业”。

    且非法捕捞还呈上升趋势,如电力捕鱼由电拖网发展到电围网,发动机功率由3KW上升到12KW。

    水面执法之困:有非捕“游击队”暴力抗法

    铜陵一位渔政执法人员表示,渔民们都说电捕鱼很多,但执法人员亲眼看到的很少。因为偷鱼者远远看到渔政白色大型执法船,就迅速逃窜,“他们的望远镜比我们的倍数高多了”。

    要想缉拿非法电捕鱼者也并不容易,电捕鱼的船只相对执法船小很多,它能够抵达的浅、窄水域,执法船经常无法进入。

    此外,因为电捕鱼作业时间一般很短,经常一个小时就结束,而执法船启动、赶到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时候执法船还没到,电捕船就已经收工回去。

    黄立新称,有时碰到电捕鱼,立即打电话通知渔政,“渔政执法船过来了,电捕鱼者已经跑了。水上不像陆上几分钟就到了,你要船开过去,起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蒋泽球则说到了渔政执法面临的安全问题,“我们得到举报,很快出去,但安全第一,非法捕鱼者掉水里怎么办。”且非法电捕鱼者经常凌晨两三点出去,三四点返回,深夜执法对于安全问题的考验尤大。

    此外,因为渔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手段有限,加之水上环境特殊,执法还面临着频繁的暴力抗法情形。

    铜陵渔政站此前就碰到一起暴力抗法事件,在追击一位非法捕鱼者的船只时,非法捕鱼者就用发动机的手摇柄砸伤了一位渔政工作人员的头部,所幸伤情并不严重。

    一位在长江边生活了数十年的老者说,电捕鱼的人碰到执法人员会很蛮横,“‘要扣船’,电捕鱼者袖子一捋,‘老子今天不要命了,长江里和你同归于尽’。”

    因此,渔政部门经常联合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这样对非法电捕者能形成更大的威慑。

    比起暴力抗法,非法捕鱼者有时还采用更聪明的方式进行周旋。

    蒋泽球说,现在通讯工具发达,一些非法捕鱼者就布“眼线”专门监视渔政执法船,一看到渔政执法船出动,就电话通知非法捕鱼者收工规避。

    为了对付这种伎俩,安庆渔政局经常变换执法船停靠位置,同时渔政部门之间实行异地执法。

    电捕鱼一直是渔政部门严打的非法捕捞,如果查到都会进行严厉处罚,如果非法捕捞达到一定数量就移交公安部门立案。如岳阳县从前年到去年8月就立案处理电力捕鱼等违法捕捞28起,没收电捕工具38套,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8人。

    但没有人能保证禁绝掉非法捕鱼,蒋泽球说,渔政一直在管,但“好像警察抓小偷一样,禁绝不了”。

    实际上,面对阔大的水面,渔政人员的执法力量始终显得薄弱。

    长江安庆段长达243公里,江面面积达到450万亩,另外还有295万亩的湖泊等水面,而安庆渔政拥有执法权的人员只有191个,执法船只有40艘。平均每个执法人员负责的水面达到3.9万亩,每艘船负责水面达到18.6万亩。渔政

    部门只能择重点监管,“哪里反映多,就集中力量去哪里执法。”蒋泽球说。

    而岳阳县渔政局副局长姚剑龙则希望能给每艘渔船装上GPS定位装置,这样能够掌握每艘船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位置,方便监控管理。

    限制捕捞之漏:如何管控“副业渔民”?

    和渔民聊天,说到捕捞,他们更习惯的称法是“搞生产”。对于“生产者”来说,自然希望“生产”得越多越好,这就带来了过度捕捞的问题,即捕捞量超过了鱼类的繁殖恢复能力。

    黄立新的说法一针见血。他说,渔民不会想到与渔业资源长远依存的问题,“他要搞现,鱼捕上来,不管大小都是钱,他只顾及眼前利益。”

    过度捕捞的典型对象就是刀鱼,刀鱼是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2月~5月会从大海里洄游到长江里来产卵。而刀鱼洄游的季节,也是渔民开捕的旺季。

    对于刀鱼从长江口溯源而上的路程,可谓一千多里路,一层一层过筛子。蒋泽球形容说“刀鱼到安庆,要经过层层天罗地网”。据渔民们介绍,从前刀鱼最远洄游到鄱阳湖、洞庭湖,如今却只能洄游到安庆了。

    对于长江内的过度捕捞问题,目前一般通过限制捕捞渔船数量和捕捞时间,来降低捕捞强度和密度。

    最明显的措施就是禁渔。2003年起,长江正式开始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葛洲坝以上水域禁渔时间为每年2月1日到4月30日,葛洲坝以下至长江河口水域为每年4月1日到6月30日。

    对于刀鱼、江等特殊品类,还实行限制性捕捞。此外,国家还对渔船实行船只数量和功率的“双控”措施。

    这些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管控专业渔民。但一个现实问题是,长江上仍有相当多的无证捕捞。如东洞庭湖,无证捕捞占到捕捞对象的26%。

    一些被称为“副业渔民”、“兼职渔民”的人,平素在岸上谋生,一到捕鱼季节,也下海捕鱼“赚个外快”。

    专业渔民一旦被查获非法捕捞,其各种证件、各种补贴可能被取消,代价比较大,而“副业渔民”则没有这些后顾之忧。如何管控这些“副业渔民”、“兼职渔民”,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

    全面禁渔之便:“最后一代渔民”

    即使有前述种种限制捕捞的举措,长江沿岸各个城市还在经常增殖放流,但石首、铜陵、安庆的多位渔政管理人士还是表示,长江的渔业资源总量还是在下降。

    蒋泽球认为,如果全面禁渔,只要禁三年,就能有一个大的转变;禁六年,长江渔业资源就能恢复个差不多。他说,一些鱼类,例如刀鱼,如果没有捕捞的话,会恢复得很快,因为它的一个繁殖周期也就三四年。

    长江干流上的渔民很少有后代还在从事打鱼。湖北宜昌渔民杨江龙称已将后代送到岸上,“这一江水已经养育不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是最后一代渔民”。

    铜陵渔民熊根荣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都在岸上工作,“以后肯定不打鱼,打鱼收入低,也不会搞,接手不起来;另外,江里风险大,也辛苦。”石首渔民廖大伯也说:“年轻人现在没人打鱼,我们这代人完了就没了,主要是没鱼,不能维持生活。”

    只有洞庭湖上的渔民,还有“子承父业”的现象,因洞庭湖水域面积广大,渔业资源相对丰富。如吴庭才的侄子吴恒满,此前曾到上海打工,因不赚钱,去年又回到洞庭湖上,跟着叔叔一起打鱼。

    全面禁渔之难:渔民转业与涉渔财产处理

    全面禁渔是为了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但对于渔民来说,却是断了他们的生计。

    观察去年湖南岳阳县取缔东洞庭湖的迷魂阵一事,可以想象在长江流域实行全面禁渔之难。

    去年上半年,东洞庭湖发生了江豚密集死亡事件,处于压力下的岳阳县政府决定取缔迷魂阵。

    虽然《渔业法》等早就明确迷魂阵是禁用捕捞工具,但长江上的很多渔民却长期在使用,如东洞庭湖上八成渔民靠迷魂阵捕鱼。

    迷魂阵是极省时省力的工具,且能够保证捕获量。洞庭湖渔民吴庭才告诉笔者,此前使用迷魂阵捕捞,“生产好的时候,一年大5万可以搞得到”。大5万也就是5万元~10万元。

    被禁用迷魂阵后,吴庭才一直抱怨没有生活来源,虽然他家每年可以领到5000多元的柴油补贴,以及每人每年800元的禁渔期生活补助,但他说这些连“两个月的生活费都还不够”。

    因此,岳阳县政府的取缔行动引发了渔民们的强烈反映,尤其是最早使用迷魂阵的原江苏籍渔民。去年8月,数百名渔民就聚集到岳阳县政府门前抗议,要求政府给出妥善的处理和补偿。之前,他们还曾到岳阳市的各个部门递送了上访信。

    在上访信中,他们提出了另一层请求:希望政府考虑渔民的生存问题,对渔民毁弃迷魂阵的举动给予资金补偿,同时在改制合法渔具或者转产转业方面给予扶持。

    因此,岳阳县取缔迷魂阵的行动一直不顺利,渔政部门与渔民之间不停在“拉锯”。

    仅仅是取缔迷魂阵这一捕鱼工具就遭遇了这样大的阻力,可以想象,实行全面禁渔,如处理不好渔民的转产安置、涉渔财产的补偿问题,推进起来一样阻力重重。

    对于全面禁渔,渔民们和其他人一样颇具大局意识,“国家怎么定我们就怎么走”。但他们提出的前提条件就是:国家首先要把我们安置好。如石首渔民廖大伯说,“国家不要打鱼,那就不打了,总得安排我们,一天不死就得吃饭。”

    但渔民的安置问题并不容易解决。无论是渔政部门,还是渔民本人,对于上岸转产转业都有一定的疑虑。大多数渔民都没有读过书,他们常年在水上谋生,缺乏岸上生活技能。

    岳阳县一位官方人士说,引导渔民上岸工作,他们对于企业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你给我一两千元,我觉得低;给我五六千元吧,你又不给。”  

阅读 65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