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水鸟摄影 > 留鸟 > 正文

十年记录沧桑巨变(节选)

媒体:都市快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西溪湿地
2009/1/21 18:36:18
  昔日西溪村村民捕鱼、养殖河蚌的河道小溪,成为今日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灵魂。随着去年底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上映,西溪美景闻名天下。韩丹摄

  对一座城市的十年记录:第十年

  从2000年到2009年,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座城市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十年前,你无法用想象来瞭望今天;十年后,一切尘埃落定,当你回首过去,不由百感交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年来,发生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三峡蓄水、非典疫情、南方雪灾、太空行走、汶川地震、举办奥运……十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物质生活达到前所未有的富裕水平。突然有一天,你却发现,发轫于大洋彼岸的经济危机,已悄无声息地来临。

  这注定是一个伟大而苍凉的时代,变化多端,气象万千。这种强烈的时代感,折射于我们内心,烙印于我们身上,清晰可见。我们躬逢盛世,生活其中,悲伤或喜悦,激情或平淡,点滴感受在心头。

  十年来,我们——一群快报记者,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在这座城市地图上选择一个村、一家店、一条马路、一座福利院,观察那里的变化,记录那里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所思所想,以这样一种近乎原始、笨拙又富有耐心和激情的方式,见证这座城市的十年变迁之路,见证我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种记录,每年一次,在春节前后进行。之所以选择这个特定的日期,是因为在这个传统的盛大节日,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内心各种真实想法,最能表现无遗。

  我们相信,这种最直白、最接近心灵的记录,就是最鲜美的故事。

  记录薪火相传,持续十年。十年来,不仅我们记录的四个地点在发生变化,而且记录者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组快报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报道中,前后共有30多名记者参与其中,他们有的调去了别的部门,有的离开快报奔赴新的岗位,还有一位,2000年—2002年西溪村的记录者张勇,则永远离开了我们。倘若他在天有灵,看到西溪村今天的变化,也肯定会感到一丝欣慰吧。

  过去十年已如脱缰烈马奔驰而去,新的十年迎面而来。

  经济危机何时结束?繁华景象何时重现?我们付出努力,又将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对于新的十年,我们有理由继续充满期待。

  今天,我们为这组十年报道画上句号,但记录却不会停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们都将再次出发,用自己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脚下这片土地,记录这座与我们呼吸与共的城市。

  记忆因记录而深刻,生活因温暖而美好。始终存在于心底的希望,如同冬日温暖的阳光,驱散阴霾,与你一路同行。

积十年报道 写凝重历史

  浙江大学副教授 邵志择

  我注意到最初的报道是随意选择城市的四个地方,因此这一坚持了十年的跟踪报道更具有意义。一般人多从标志性的事件、地点或标志性的人物来观察时代的变迁,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的,从平常的事中也许更能看出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

  这十年来,杭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路拓宽,城市变绿,西湖的水更多更清了,市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许多大事件来记录它的成长,事实上杭城许多媒体正是这样做的。快报却选择了四个不起眼的地方:城市边缘的村落、城中的老字号、马路以及城外的福利院,用记者观察的视角记录下它们每年各自的发展变化。

  以一两年的时间来看,这些也许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可积十年报道而观之,这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地方的变化就显示出了凝重的历史意义。比如,西溪村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逐渐融入城市,成为风景中的一道风景;老字号的奎元馆在杭州建设品质城市的文化氛围中,更显出它的历史底蕴。

  如果说城市发展的大事件是主干,那么这四个地方的变化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枝叶。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枝叶,这就是这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

  杭州第一社会福利院

  余杭区

  西溪村

  奎元馆

  德 胜 路

  萧山区

对一座城市的十年记录第十年

  86岁的陆阿公是目前全社区最高寿者

  一座城市

  四个地点

  年记录

  对一座城市的十年记录

  第十年

  城西一个村:西溪村

  两块土地带来更美好前景

  记录时间:2009年1月14日

  童蔚/文·摄

  

  去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好多次,却不承想,就在它的斜对面,隔着一条天目山路,会有这样一个村子的存在。

  西溪村,对它的记录,在延续9年后,最后一棒交到了我的手上。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这天,气温很低,通往西溪村的道路两旁,泛黄的草坪上都凝着一层厚厚的白霜,阳光却灿烂得很。

  一脚跨入村子,整个世界顿时安静下来,全无马路上车来车往的喧嚣。

  近40幢整齐划一的联体别墅,每户人家的阳台上几乎都晾晒着酱鸭咸肉一类的腌制品,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

  阳光下,楼房前,三三两两坐着几个老人以及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他们都投以好奇的目光。

  

  社区旧貌换新颜

  “已经第10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党支部书记诸云仙的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10年来,每位记录者的到访,都由这位女当家人接待。从1996年开始,她就是这个村子的领头人,只不过随着村子在2007年10月改制为社区,她的身份由村支部书记变为现在的社区党支部书记。

  目前,整个社区共有145人,比上一年增加2人。2个新出世的宝宝,一男一女。嫁进1人。社区最高寿的陆阿婆在这一年离开了大家,享年90岁。算上2008年新考上的一名大学生,至今社区已经有10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凭。2001年之前的西溪村,不曾有一个大学生。

  这一年,在蒋村街道的帮助下,社区成功开展了集污纳管工程。自此,生活废水直接进入市政管道,而过去都是排入河流上游,极不环保。

  这一年,社区翻修了道路,整治了池塘,面貌焕然一新。

  

  从世代捕鱼到出租厂房

  这个世代以捕鱼为生的社区,几乎完全结束了在西溪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讨生活的日子。因为随着西溪湿地二期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已经没有可供他们从事捕捞、养殖的水面。

  现在要吃鱼,他们会和城里人一样上农贸市场购买。市场就在社区后面,走路过去也就五六分钟。

  去年,社区人均年收入为14440元,比2007年增长约13.08%。会计费阿水乐呵呵地说:“2009年应该会更好。”

  做出这样的预测,是因为社区经济合作社在2008年的两项大动作,都将在今年有阶段性的回报。

  去年10月,合作社在五常大道附近买下一块带有厂房的土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截至年底,已经租掉9800多平方米。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再往前,是上半年市政府补偿的一块商业用地,11.4亩,在西溪花园。所有权归社区所有。

  “现在金融危机,不敢贸然行动,只能稳扎稳打。我们出地,找人出资。”诸云仙说,目前已基本找到合作者,只等双方坐下来,好好规划这块地的具体用途。

  

  日子越过越好

  绕着社区走一圈,我惊奇地发现,很多人家都唱着空城计。费阿水解释说,只要主人不出社区范围,串个门什么的,家门不上锁肯定安全。这里依然保留着纯朴的民风。

  杨金仙,在2008年5月升级做了外婆,女儿生下一个大胖外孙,取名费一凡。这个就是村里唯一新添的男丁。

  自从陆阿婆走后,陆红星的父亲陆阿公成了全社区的最高寿者。吃过午饭,他正坐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

  别看阿公已经86岁高龄,身体可硬朗着呢。每天早晚,他会到西溪湿地公园附近散步。平时,还能帮着儿媳妇做点家务。

  “日子越过越好啊。”阿公咧嘴一笑,露出上颌一排几乎完好无缺的牙齿。这可不是假牙,全是真牙哦。

  

  10年间变化可大了

  从128人到145人,从每户40平方米的集体单元住宅楼到太阳能热水器、空调、数字电视一应俱全的300多平方米别墅,从以捕鱼为生到发展第三产业,从人均年收入不到5500元到人均年收入14440元……这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10年间,发生在这个社区的,绝不仅仅是“西溪村”到“西溪社区”这样一个名称的改变。

  “西溪村是一张陈旧的老唱片,但似乎没有落上岁月的微尘,今天的生活只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这是2002年的记录者写下的一句话。但经过这次走访,我可以说,也敢说,对这个社区而言,这一切早已改变。

阅读 28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