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陕西有11种猫头鹰

媒体:华商网  作者:宁峰
专业号:灞上人家
2015/8/7 6:50:37

c65a1c31.jpg

纵纹腹小鸮 记者 宁峰 摄

我国民间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古书中还把它称之为怪鸱(chī)、鬼车、魑(chī)魂,当作厄运和死亡的象征。猫头鹰因形似鹰,头部像猫故而得名,在秦岭地区分布着11种猫头鹰。在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凯撒》和《麦克白斯》中猫头鹰的叫声预示着死亡;而在《爱的徒劳》中,猫头鹰却是欢乐的象征。猫头鹰更是长野冬奥会的吉祥物,猫头鹰到底是怎么样的鸟呢?

眼睛大却是色盲

猫头鹰是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

人们常常将熬夜晚睡的人称之为“夜猫子”,而夜猫子最早指的就是猫头鹰。猫头鹰中绝大部分种类都是昼伏夜出。白天常常隐匿在树冠、岩洞之中,等到傍晚来临它们才开始登台亮相。

通常猫头鹰的瞳孔都很大,使光线容易进入眼睛,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视觉细胞,仅能分辨明暗,不能辨别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椎细胞(强光下才能激活,能分辨细节和颜色),因此这类习惯了夜生活的鸟类是名符其实的色盲。没有辨色能力,鲜艳的羽毛就失去了吸引异性的意义,因此猫头鹰都换上了颜色暗淡便于隐身的夜行衣。

虽然猫头鹰的视力在夜晚很好,但是眼睛却不会转动,为了满足不同方向张望,自然界创造了一个可以270度自由旋转的脑袋。另外,不同于其它鸟类的还有它们的三个眼睑,上眼睑会在眨眼时放下,下眼睑会在睡觉时盖上,而中眼睑则会上下移动清洁眼面。

纵纹腹小鸮 记者 宁峰 摄

陕西的11种猫头鹰

1 雕鸮(约68cm)

少见。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林间,以林姬鼠、黄鼠、刺猬、鸟类等为食。

2 黄腿渔鸮(约60cm)

少见。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间河流、小溪边的林中,以鱼类、小型鸟类为食。

3 短耳鸮(约37cm)

较罕见。在迁徙季节见于关中、汉中地区平原近水域树林中,以鼠类为食,偶食蛙类、蜥蜴、昆虫、浆果和种子。

4 领鸺鹠(约16cm)

罕见。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的高山密林或近水乔木林中,以鼠类、小鸟、昆虫为食物。

5 斑头鸺鹠(约24cm)

较常见。广布于秦岭低中山地近河谷、溪流林中,主要夜间活动,以鼠类、昆虫、蛙类、蜥蜴等为食。

6 长耳鸮(约38cm)

较少见。在迁徙季节见于秦岭山地中高大乔木林中,夜行性,以昆虫、鼠类和小鸟为食。

7 鹰鸮(约30cm)

罕见。分布于陕南山地林缘,昼行性,常从栖处飞起捕食飞行昆虫,偶食小型鼠类。

8 纵纹腹小鸮(约23cm)较常见。广布于陕西各地丘陵、村落附近林间,营巢于岩洞、树洞中,以鼠类、蝗虫等为食。

9 红角鸮(约20cm)

不常见。主要分布于陕南的山地林间,昼伏夜出,以蝗虫、金龟子、蝉等昆虫为食。

10 领角鸮(约24cm)

罕见。主要分布于秦岭山地疏林中,以甲虫、鼠类等为食,有时也捕杀小鸟。

11 灰林鸮(约43cm)

罕见。主要分布于陕南多岩石的山地密林间,夜行性,以鼠、蛙类为食,也吃小鸟。

纵纹腹小鸮(图片来自网络)

 

纵纹腹小鸮(图片来自网络)

纵纹腹小鸮(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 840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