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媒体:原创  作者: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专业号:张鸿
2008/8/21 17:33:51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区、华容县、岳阳县、屈原区境内,全区总面积19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9万公顷,缓冲区面积3.64万公顷,实验区面积12.46万公顷。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1992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建区26年来,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岳阳论坛、洞庭湖湿地生态公园、洞庭湖生态保护基金等一系列的工作,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观鸟之都”,尤其是2007年12月由五大洲14个国家参加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岳阳论坛,发表了湿地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洞庭湖宣言》。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国内外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胜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物种具有古老独特、珍稀度高的特征.经科学考察,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3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额雁等38种;淡水鱼类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野生植物和归化植物1186种,其中水生植物近4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31种.;淡水哺乳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白暨豚和二级保护的江豚;其它水生动物68种。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雁、鸭等水鸟达数百万羽,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该区域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等区域物种保护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珍稀物种小白额雁、黑鹳、东方白鹳和鸿雁分别占全球越冬种群的60%、30%、20%、10%、5%以上,被誉为“世界巨大基因宝库” 、“拯救世界频危物种的希望地”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湿地是湖湘儿女的生命摇篮,是洞庭湖千百年沧桑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这里沙欧翔集,是一方鸟类的天堂;这里风月无边,是一块旅游的精品;这里迁客多汇,是一座国际的桥梁;这里人鸟相依,是一片和谐的典范。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洞庭湖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默默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何保护好这块重要的国际湿地,我们正着手打造洞庭湖湿地五大生态品牌。

   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从2002年开始,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中国大陆之先,每年举办一次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每年有来自美国、日本、芬兰、英国、瑞典、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汇聚岳阳,洞庭湖也由此成为了观鸟者的乐园,同时也成了各级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三次报道。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也欣然成为了“洞庭湖湿地保护大使”。“冬季到洞庭来看鸟”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岳阳论坛。从2006年开始,我们打造了首届“以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岳阳论坛”,中国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及北京林业大学等20多所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湿地保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要打开思路,充分借鉴“博鳌论坛”的运营模式,逐步把“岳阳论坛”打造成我国生态领域的一块理论平台。以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全国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并为我国的生态安全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

   洞庭湖湿地生态公园。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专家、学者公认为“世界巨大的基因宝库”、“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希望地”,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推动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我们正着手打造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洞庭湖湿地生态公园,并已作为2008年国家林业局的重点项目,公园规划分为三大区域,即水生生物区域、植物及林果区域、特色旅游区域。开展以观鸟、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建设好“湖底世界”、“杨子鹗园”“麋鹿园”“荷花园”“观鸟屋”“江豚馆”等旅游观光宣传教育点。把观赏、教育、保护融为一体,在观赏、娱乐中宣传湿地保护,从而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洞庭湖生态基金。湿地是“地球之肾”,洞庭湖强大的生态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由于泥沙淤积,过度开发;水体污染、掠夺性捕捞等多种原因,东洞庭湖生态保护面临很大压力。为了集中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强对洞庭湖湿地保护,我们正着手建立“洞庭湖生态基金”,目前已得到中国绿化基金会的高度重视,香港、澳门、深圳及众多海外人士高度关注并表示予以支持。基金会由热心于生态保护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组成、资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生态建设,这将是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发起成立的湿地保护基金会,不但对洞庭湖湿地保护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整个自然保护工作中树起一座建设丰碑。

   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洞庭湖哺育了灿烂的湖湘文化,孕育出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来,是骚人多汇之处,他们写出了留芳千古的绝句,而如今洞庭湖保护区内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许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们,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强烈要求与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建立“科研文化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局也愿意支持将洞庭湖湿地打造成“全国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洞庭湖湿地既是传播生态理念、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又是宣传岳阳、推介岳阳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人鸟相依,是生态的必然和文明的象征;和谐崛起,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洞庭湖,让更多的人关心洞庭湖,让更多的人携手保护洞庭湖,共创美好家园,共建和谐社会。

洞庭湖的变迁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荆江南岸。南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矾注入长江。
      洞庭湖是第三纪末期,地层断裂后经过长用的缓慢下沉及江河冲积物的不断充填而逐渐形成的。古代的洞庭湖是很大的,《山海经》记载“洞庭乃沅澧之交,潇湘之渊。夏秋水涨,方九百里。”三国以前,洞庭湖的整个湖面是连成一片的,夏秋时节,波涛万顷,方圆八百里。至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变成了三个湖:东面的仍叫洞庭湖,南面的叫青草湖(也称南洞庭湖),西面的叫赤沙湖(也称西洞庭湖)。但在夏秋水涨的,三个湖仍连成一片。据唐宋文献记载:东洞庭湖面积方圆360里,青草湖方圆265里,赤沙湖方圆170里,夏秋三湖合一时,方圆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之说,来源于此。到了唐末至南宋,洞庭湖湖面日益缩小,至明清时期,洞庭湖水涨时,方圆仅五百里,而且里面除东、南、西三洞庭之外,又形成了黄驿湖、安南湖、大通湖等。枯水时,湖面大部分干涸变成沙洲,但这时洞庭湖面积仍有6000多平方千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围垦,50年代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60年代以后,洞庭湖面积进一步缩小,如今洞庭湖面积仅有2691平方千米。

阅读 441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