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了“土壤基因图谱”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12/11 7:46:52

  本报讯(记者张志勇)历时7年、筹资3000万元、400多名专家参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突出的科技成果示范效果,是江西目前针对环鄱阳湖地区涉及面最广、采集数据最多、最权威的一项科学调查,是全国同类成果应用的典型范例。

  12月10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成果验收会上,由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领衔,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赵其国等参加的项目验收委员会,对此项调查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项调查技术方法先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该调查始于2003年,由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共同筹资3000万元,对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展开农业地质调查。7年来,省地调院及省内外科研院所等共计400多名专家为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体检”,绘制了一套“土壤基因图谱”,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平台。

  边调查,边应用,是该调查的鲜明特点。该调查首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圈定出9处富硒土壤开发区,共发现了4205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依据调查发现的富硒土壤资源,省地调院2007年开始与丰城市政府协作建立了成果应用示范基地,成功建设中国生态硒谷,吸引社会投资12亿元,建立了8个富硒产业基地和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低碳农业科技园,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全部投产后,富硒产业综合年产值将超过50亿元。与此同时,富硒产业迅速向高安、樟树、乐平、进贤、余干、鄱阳等富硒县市扩展,受惠农民从3万人增加到10万人。

  令人关注的是,该调查还对樟树中药材、奉新猕猴桃、余干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发现了一批天然富锌、含锗、含锰农作物,揭示了影响农产品品质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基地优选评价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为区域名特优农产品基地的区划布局和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阅读 26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