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走西口 话晋商 张库商道看兴衰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黄河人家
2009/7/28 20:20:12

太原新闻网    来源:太原晚报

  行至苏尼特右旗,天地空旷恢弘,马群在奔跑,街上人车稀少,广场上的绿色巨人手持马头琴,草原城市气息浓烈。

  北风吹白云,千里走商道。苏尼特右旗曾是张库商道重要一站,但旗内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不多,懂

历史又通晓汉语者更少,旗宣传部一番忙碌,终于找来了原旗政府办主任贺禄。

  贺禄娓娓道来,已成文物的旱板车、驼铃、布幌、钱匣、马鞍、油壶……像拼图一样,穿越时空,组合在那古老的商道上,人声鼎沸,牛车迢递,驼队逶迤,昔日“茶马互市”的繁荣兴盛仿佛眼前。

  张库商道即张家口通往库仑(今乌兰巴托)之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从张家口出发,绵亘塞北,入蒙古高原,经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进入蒙古境内,至库仑。作为贸易之途,张库商道在汉唐时代已开通,明时张家口的“茶马互市”已成规模。随着清政府对蒙、俄贸易全面开放,张库商道开始兴盛。

  行在边地商道,年复一年的饥渴劳病,寇贼虫狼,成就了晋商的财富。他们从内地运上米面、砖茶、小百货,以物易物,换回牲畜、毛毯、银器。

  运输工具只能是骆驼和牛车。从张家口到库伦,商旅漫漫,牛车需50天,骆驼35天。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牛驼在商道上晓行夜宿,宽达1公里的大道上,大漠孤烟,商队绵延数里。金庸先祖查慎行赞道:“车辙行腾市井嚣,百年休养得今朝,黄云匝地遮沙漠,衰草连冈走骆驼”。

  商道繁盛,辐射到道边城市。仅商都一县,清末民初就有牛车近万辆,靠牛板车维持生计的有五六百商户,当年贩夫走卒顶礼膜拜的牛王庙,至今香火犹存。

  张库商道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茶叶、丝绸是输往库伦、恰克图的大宗货物,这些多由晋商包办。在张库商道上经营的商户,清初80家,到民国初年,仅大境门外的店铺就达1500多家。

  民初兴和县山西 “大德盛”商行,每年都要动用百辆牛车,通过张库商道前往恰克图,拉上米面茶,换回畜皮毛。一百多辆老倌车首尾相连,如同链条牵在一起,十来个车把式,每人负责十辆车,古道行人少,老黄牛铃铛作响,木制轮轱辘声声,护卫犬吠,越过茫茫草原、荒漠戈壁,一走六个多月,还配备枪械防身。

  1918年,张家口至库仑的汽车路修通,150辆汽车往返于张库公路上,取代了驼队、老倌车队。可惜好景不长,在国民政府与苏联断交后,繁荣近四个世纪的商道开始衰落。

  曾经的张库商道或野草青青,或已成公路,昔日商道流传一句谚语:“火车快,出不了大门外。牛车慢,能到大囫囵”,片言只语,却让后人无限感怀。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右旗简称西苏旗,“苏尼特”一词来源于蒙古族远古部落首领之名,汉籍记为“雪尼惕”。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是锡林郭勒盟的西大门,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全旗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7万,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苏尼特草原自古就是一块富饶的天然草原牧场,发展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苏尼特羊”以肉质细嫩鲜美而闻名。海鹏 综合整理

作者:郭焘 文 南杰 摄

阅读 402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