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西溪红楼梦”的杭州意韵

媒体:钱江晚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西溪湿地
2010/9/12 19:56:32
 本报讯 杭州的西溪与《红楼梦》搭上关系,有没有什么意义?

  日前,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说,西溪湿地刚刚成立了西溪学研究会,接下来会特别在对人文西溪的研究部分加入红学的研究,“今后西溪湿地的开发,红学研究应该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杭州市政府对此也表示关注,认为“土默热红学”无疑打开了新的一扇门,让人们从多方面来研讨《红楼梦》,加深读者的理解。

  刘想认为,西溪文化牌新打“红楼梦”,与“土默热红学”的生命力是一个互动互补的过程。“我们并不是要大家认可土默热的学说,但如果有更多的红学家、红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由于在西溪的游赏中,对此学说发生钻研的兴趣,并且有可能提出越来越多的见解、佐证、新证,‘土默热红学’必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而这一学说的日益深入人心也将进一步提高西溪的景观声誉,促使更多的游客对西溪文化发生兴趣。”

  而“土默热红学”的热情支持和推动者,曾参与新版《红楼梦》编剧的著名作家黄亚洲则认为, 西溪的水是绿的,不容易泛红,西溪泛红是因为有一只手很深入地搅动了历史的淤泥。别人没有到这样的深度,一位蒙族汉子的手却义不容辞地从大草原伸了过来,直接抠向了河底。

  黄亚洲说“土默热红学”目前未获特别有力的批驳,也未获特别有力的呼应。他为土默热先生的大胆假设和慎密求证感动。他建议在西溪湿地公园安排布展一个“土默热红学陈列馆”, 也可以考虑举办“中国土默热红学研讨会”,广邀国内外红学界重量级人士与会,广邀传媒参与,不管这一研讨会能不能产生明晰的阶段性结论,以及有无这种结论,这一文化举措的本身就能将《红楼梦》与杭州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昨天,与记者一起寻梦西溪的读者王丹认为,“西溪,且留下。”葛优在《非诚勿扰》里说的这句台词,让西溪名声大噪,但这是外力。土默热的红学则主张西溪才是《红楼梦》的诞生地,那就是内力了。这次梦寻匆匆过,下次她有兴趣到西溪完整一游,到“杏帘再望”来顿酒饭,到潇湘、怡红一宿……      本报记者 徐洁

阅读 19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