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鄱阳湖

媒体:长江周刊  作者:周公略 等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7/31 13:39:56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是古代军事重地,它控扼赣北,连通大江,形胜东南,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纵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末、明末、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鄱阳湖一带,无一不是势重东南,争战不休

撰文/周公略

  鄱阳湖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为江南重要门户之一。如果得据鄱阳湖,可腰击大江,威胁江北,又可南向进取,竹破赣中,极具军事意义。水域内的双钟镇、石钟山、梅家洲、鞋山、南康镇、吴城镇等均为重要战略据点。仅从军事的角度出发,围绕鄱阳湖,有几种进取天下的方式。一是从北面向南攻击,这在历史上最多见,如北方中原王朝向南的统一战争都是如此,解放战争也是如此;一种是从东面向西攻击,历史上也不乏其例。如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宁沪后,逆江西上;一种是从西面东下的,如太平天国从湖南打倒江西;第四种是南方北向以争天下的,如大革命时期的北伐。以南方政权北向以争天下为例。

  控制了鄱阳湖,可以向西进取湖南,向东北面进取湖北,解除长江上、中游威胁后,向西北面进取两淮,或顺江东下,进取江浙沪闽,占领半壁江山,直至抵定中原(如大革命时期湘赣两省成了主战场)。

  自西汉以降,战事频繁的鄱阳湖一带就有过多次著名的大规模陆战和水战:东汉建安年间,东吴大将周瑜操练水军于鄱阳湖,挥师西上破操于赤壁;东晋时候,桓元篡立,大将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伐,追赶桓元到江州(九江),大破其部将何澹之于桑落洲(今鄱阳湖口八里江一带水面);隋朝统一江南,与南军大战彭蠡;公元974年(宋开宝七年),宋将王明率军与南唐军在鄱阳湖水战,宋军大胜。南宋高宗绍兴元年,李成叛据江淮,攻陷江州(九江),三月后,南宋军队大破李成于鄱阳湖。公元1275年,元将伯颜率军至鄱阳湖,祷大孤山神,风息桥成,大军皆渡,江南遂成元域。公元1361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口大败陈友谅。明武德年间,宁王叛乱兵出鄱阳湖,略南康、安庆等地,顺江东下。清顺治、康熙年间,左良玉、金声桓、耿精忠等先后据守鄱阳湖口以抗清军……

  近代以来,在鄱阳湖一带的战事则更加激烈和频繁。清咸丰年间,石达开等主持西征战局,在鄱阳湖与湘军激战数年之久。1913年(民国二年),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此即历史上有名的“湖口誓师”。抗战初期,日军偷袭马当、再陷湖口,占领九江,会攻武汉,与中国军队在鄱阳湖、南浔线、武瑞线一带恶战。解放战争期间,鄱阳湖更是大军南渡的西端,长江鄱湖之上,一时风高浪急,船桅如林。

  历史上发生在鄱阳湖一带的战事,大致有以下几类:北方军政集团统一全国的统一战争(如晋、隋、唐、宋、元、清朝统一江南)、诸侯反抗中央政权的战争(如宁王兵变)、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如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农民起义战争,革命战争(如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和民族抗战(如抗日战争)等类型。在所有发生在鄱阳湖一带的战争中,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起兵一战值得注意,这是历史上以江西一省之地(实际并未控制全江西)争夺天下罕见的案例。朱宸濠在南昌预谋反叛明中央政权,兵出鄱阳湖,叛军十万,势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顺流而下,克安庆,逼南京,一时气焰甚大。王阳明老成谋国、围魏救赵,端其南昌老巢,朱宸濠临机失当,千里回师,与王阳明大战鄱阳湖,兵败被俘。

  战争给鄱阳湖一带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由于战争,书院、寺庙、田地、民居等被毁无数,商旅不行,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百姓遭殃。残酷的战争使文明遭到破坏乃至毁灭,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至今,鄱阳湖一带仍然保存下来不少历代的各类兵营、要塞、堡垒。

  鄱阳湖一带的战争文化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壮观,影响之深远,不逊色于中国任何一地。现在,鄱阳湖一带很多地名依然深深刻有战争的印记,如马回岭、马影镇等。近代以来,讨袁、北伐、抗日等气壮山河的正义战争体现出来的宁折不屈、英勇无畏、捍卫真理的高尚气节,不断浸淫濡染着这英雄气颇重的鄱湖子民,使得鄱阳湖一带拥有刚正义烈的地域特色和充满热情、正气和血性的人民……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撰文/封强军

  明朝的事儿多邪乎且不乏戏剧性,特别是头尾都和争夺天下的金戈铁马搅成一团。就说元末的群雄逐鹿吧,一个赤贫之家的小佃农,一个屡屡靠化缘(讨饭)为生的小沙弥,居然摇身变为大军统帅,将其对手逐个淘汰出局,终于成就其一统江山、九五之尊!

  历史选择了朱元璋,也选择了决定朱元璋命运的战场——鄱阳湖。

  600多年前的一场决战,胜者朱元璋由此而定鼎大明基业。庐山遂成为这位天子眼里的圣山福地,当是得之于庐山鄱湖间的地缘关系吧。

  朱元璋在拿下集庆(后改名为应天)这个战略总根据地之后,势力范围扩展到苏南、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已壮大为争天下的一支劲旅。他真正的强敌并非元朝军,而是他的两个邻居——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究竟先拿谁开刀,是个重大战略决策。当时朱元璋手下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主张先对付他。朱元璋却不同意,对谋士们说,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后来发生的事果然应证了朱元璋的战略眼光。

  至正二十三年(1636)七月二十日,朱元璋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在康郎山水域(今余干县境内)摆开阵式。

  次日(21日)两军正式交手。陈友谅的汉军达60万之众。他的巨舰是三层的新式楼船,最大的竟长达15丈,宽2丈,高3丈,船身外面还用铁皮包裹着。朱军远望,只见其甲板上有骑兵往来。下层只管划船,与上层相隔开。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还能保持动力。朱元璋兵力只有20万,其战船不仅数量少,个头也小得多。但朱元璋的骁将徐达瞅准敌舰空隙,灵活地穿插,亲自率舰向陈军猛攻,折损了敌方前锋。一顿炮火上去,陈军死伤甚众。陈军也发起猛烈反攻,徐达座舰被对方火炮击中,朱军败退,伤亡也不小。当天夜里,陈友谅召开作战会议,提出集群突击: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

  22日,在陈军凶猛进逼下,朱军右翼抵挡不住,战船纷纷后撤,朱元璋连斩十余名队长也未能止住败退。撑到下午,东北风起,朱元璋与将领们暗喜,赶紧出动备好了柴薪与火药的快艇,命敢死队驾起,乘风冲入敌阵。待迫近敌舰便放火,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一会儿功夫就烧毁陈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又毙敌2000余人。陈友谅弟友仁、友贵等重要将领被烧死。23日,双方又有交锋,僵持不下。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展开猛攻,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

  接下来几天,朱军愈战愈勇,陈军则颓势益显。朱元璋为控扼长江水道,乘夜移军左蠡。陈友谅也移舟泊于诸矶。相持三日,陈军左、右金吾将军见大势已去,相继投降朱元璋。陈友谅为泄愤,尽杀俘虏。朱元璋则放还全部俘虏,并医伤悼死,以分化瓦解陈军。为阻止陈军逃遁,朱元璋下令移军湖口,命常遇春等率舟师,横截湖面,又令一部在长江两岸修筑寨栅,并置火筏于江中。

  8月26日,陈军因粮食奇缺,将士饥疲,遂冒险向湖口方向突围,又陷入朱军的包围,朱军乘机四面猛攻,陈军混乱溃逃,在泾江口复遭朱军伏兵截击,陈友谅中箭身死。残部5万余人投降。太尉张定边同陈友谅儿子陈理逃回了武昌。

  这场水战,从7月20日(农历)开始到8月26日结束,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在战史都是空前的。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

明清易帜战鄱湖

撰文/罗龙炎

  九江因控江扼湖,自古以来,向为军事要冲。历代政易兵变之际,战事尤为频仍,明清易帜之际,也不例外。

  明朝末年,当明崇祯政权在义军和清军的夹击中崩溃之后,江南一带为南明弘光福王小朝廷所控。当时镇守武昌一带的明朝将领,是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的大将左良玉。福王即位后为战守计,立即封左良玉为南宁侯。同时,又派朝廷重臣袁继咸为督军,驻九江督师,监控左良玉部。可是,左良玉部一来一向居功自傲,悍鸷难制,加之当时时势危艰,故倚重益骄;二来福王朝廷的粮饷常常不能及时供给,又有奸人从中挑拨;三来左良玉部收容的降兵降将多,并非朝廷的忠臣义子,本有不轨之心;所以,当朝廷昏聩任由奸臣马士英专权时,左良玉终于由不满而走向用兵。尽管袁继咸一再从中周旋,恩威并施,勉为忠义,但终究无济于事。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适逢崇祯太子真伪事端引起南明朝廷内外轩然大波,左良玉便借保护皇太子之名,举兵犯阙,以清君侧为由,挥兵东下,进逼南京。

  左良玉部行至九江时,袁继咸以死堵阻,但仍未能让九江逃过大劫。当晚,左良玉部士兵私自犯城,纵火抢掠,好端端的一个浔阳城几乎化为灰烬。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浔阳城,又经历了一次灭顶之灾。奇怪的是,也许是天地报应,就在浔阳城被大火焚烧时,左良玉突然得病暴死。

  左良玉死后,他的部队由他的儿子左梦庚统领。其时,清兵大军正攻陷江南,九江也陷入清军之手。这时,左梦庚的舟船人马已抵安徽一带。袁继咸仍欲阻止左梦庚部放弃“不忠”的行动,派人去劝阻。左梦庚一帮人,本就对福王朝廷不满,眼下又被清军的攻势所吓倒,私下里已计议向清军投降。于是假装听从袁继咸等人的劝告,答应回师江西,表示愿意迎袁继咸来军中,以图后事。袁继咸很高兴,随即“乘风而往”。不想,当他们的部队回师江西到达湖口的时候,左梦庚等叛将便派人将袁继咸抓起来,把袁继咸挟持至清营,带着部队和船只投降了清军。后来,袁继咸被清军押解到北京,始终不为清廷威逼利诱所动,最终于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城东门三忠祠就义,杀而成其志。

周瑜湖上练水军

撰文/梅俊道

  九江位于长江中游之南岸,吴楚交会之处,外控长江江面,内扼鄱阳湖入江口,正所谓“西扼楚蜀,东联吴会,北障新蔡,南捍豫章,襟带江湖,锁钥成镇。”而“襟带江湖”的湖,就是指的鄱阳湖。由于九江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在它身边的鄱阳湖上,自古以来演出了一幕幕喋血纷争的历史活剧。

  三国时东吴的优秀军事家周瑜,在鄱阳湖有过很多活动。鄱阳湖一带三国时属吴国的领地,古籍上又记载吴统帅周瑜曾在鄱阳湖“教习水军”。周瑜为历史上一代名将,风流儒雅,当年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83万大军,周瑜也因“赤壁之战”名扬千古。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塑造了周郎英气勃勃的形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当年教习水军,登台点将之所据说有三处:一处在九江市区的甘棠湖上,人称“烟水亭”;另一处在星子县城;还有一处知道的人很少,据《永修县志》记载,周瑜点将台在都昌与永修交界处、鄱阳湖中的松门岛上。

  当时的吴主孙权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长江中游的军务上,他亲自带步师驻扎柴桑(今九江马回岭),派周瑜带水师驻鄱阳湖,至今在星子县东的湖边有周瑜训练水师的点将台,很是威武壮观。位于星子县城偏西,为一丈多高城楼,台基长30米,宽16米,花岗石砌,建在传说的点将台遗址上面。现楼,明天顺二年冬重修,台上建筑砖木结构,长18米,宽11米,面积200多平方米。台前原有周瑜石马槽,毁于1966年。据《三国志周瑜传》记:“建安十一年,周瑜督讨麻保二屯,还兵守备宫亭(指鄱阳湖)。又败江夏太守黄祖,并生擒其部将邓龙于柴桑(今星子县)。”又据《星子县志》记载:“汉建安十四年,孙权曾命周瑜向鄱阳湖教习水军”,可见,原来确实有台用以点将,亦可想像昔日台上旌旗招展,前场刀光戟影,湖面战船穿梭,壮烈激越的场面。如今登上城楼,凭栏放目,湖水波茫,渔帆点影,清风徐来,令人陶醉。

太平军血战湘军

撰文/杨赤宇

  距今15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浩大的农民运动,这就是我国南方农民为推翻大清王朝黑暗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这场著名的革命风暴,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席卷整个长江流域,使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太平军的西征中,也接受了血的洗礼,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江湖水战场。

江湖双捷

  太平军西征进入江西鄱阳湖地区,是从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开始的。5月19日,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战船千余艘,步军二三万人西征。1854年(清咸丰四年)4月,太平军承宣黄文金、胡鼎文以石钟山为城,兴土木,起硝馆、凿濠沟。10月,清军总兵赵如胜率战舰攻打石钟山和梅家洲,未能得手,退守吴城。

  1855年(清咸丰五年)1月1日,在湖北田家镇被湘军击败的太平军冬官正丞相罗大纲率千余人,退守湖口梅家洲,黄文金据守湖口城。于石钟山石隙穿铁锁江,上下石钟山间的湖面设水排三座,战船数十艘,民船千余号。于西岸立木城二座,设炮眼三层,营外周围密布木桩竹签。掘濠数重,内安地雷,钉铁蒺藜于其上。两岸营墙,百炮轰击。1月15日,湘军水师始攻湖口,百计攻冲,都不能入排内,伤亡很大。

  1月23日,翼王石达开从安庆赴湖口坐阵指挥。湘军水师将领彭玉麟率军血战4小时,伤亡400余人。1月24日,湘军陆勇欲再攻,激战数小时。1月29日,湘军陆勇和水师同攻湖口。入夜,太平军集中优势兵力,用火猛攻外江水师八里江老营,烧毁湘军笨重大船40余艘。

  2月11日,石达开亲赴九江,派出近百艘小船,再次用火攻九江官牌夹敌军船队,夺得曾国藩的帅船,焚毁敌船多艘,气得曾国藩再次投江自杀。这两次大捷,是太平军半年以来,获得第一次大胜利。

内湖相持

  1855年(清咸丰五年)2月底,湖口、九江之战后,驻湖口的大平军分兵由都昌攻陷饶州(今鄱阳县),进军乐平、景德镇及安徽祁门、徽州等地。

  6月,太平军承宣胡鼎文、黄文金、李继远乘坐夺获的曾国藩帅船和长龙花船,率水勇进军姑塘、青山一带湖面。湘军将士欲夺回帅船,对他们合长围包抄。太平军换舢板数只,迅速撤出。太平军伤亡40多人,惟张功勋奋勇异常,手持大刀,身怀火弹,湘勇抢登者,都被他杀伤。各哨官绕舟齐登,用长矛搠张落水,夺回帅舟和长龙花船。

  自9月2日至12月28日,两军水陆交战就达14次之多,非常频繁,形成拉锯式的相持之势。

重阳惨败

  1856年(清咸丰六年)4月,曾国藩调彭玉麟由樟树吴城,督领水营丁义方进攻涂家埠(今江西永修),太平军失利。石达开、罗大纲第二次来到湖口,设石城三处,设炮三层,两岸战船鳞比,较前更密。横江铁索数道,以木筏驻精兵排炮护卫。

  1857年(清咸丰七年)7月2日,彭玉麟率内湖水师受到下石钟山、梅家洲排炮轰击和两岸船队围攻,无损而返。

  10月25日(九月初八日),黎明时分,彭玉麟派苏在位、罗胜发等进攻湖口;王翼武、丁义方进攻梅家洲,刘国斌由中路接应。太平军分两岸迎战,双方展开激战。战至日暮,太平军阵亡二千余名,双方收队暂息。

  10月26日(九月初九)五更,清军陆勇缘梯攻湖口县城,飞火箭击中太平军城内火药,太平军开城夺路而出,又被截杀二千余人,被俘二百余名。黄文金携家眷从文桥逃走,湖口县城被湘军占领。

血染浔城

  九江,自1853年9月28日被太平军西征军进驻后,由殿右十二检点林启荣镇守九江。九江成为太平天国上游重镇,对太平军进出鄂、皖、赣,保障长江水道,起了重要作用。林启荣在九江缮城增壕,守备甚固,清军多次进攻,均未得逞。

  1854年11月,曾国藩以湘军悍将塔齐布攻打九江,均被击退,至咸丰五年秋,塔齐布愤懑呕血而死。1856年12月,清军占领武昌后,曾国藩又令湘军进攻九江。自1858年2月6日开始,大战六昼夜,林启荣坚守苦战,击退清军。

  正月,清军自官牌夹起到白水湖修筑长壕,长三十余里,至三月筑成宽三丈五尺,深二丈的长壕六道,对九江三面合围,造成九江城内无蔬菜供应,林启荣动员军民自种蔬菜,抗战到底。

  1857年8月15日中秋节,小池口被湘军攻陷,九月初九重阳节,湖口又失守,九江孤立。湘军水师巡守江岸,合围九江。1858年5月17日(四月七日),李续宾利用城东门外挖好的地道,埋以地雷炸药,将东城门炸塌百余丈。城破,林启荣率将士进行英勇巷战,一万七千余名太平军战士,全部英勇牺牲。

新闻来源: 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阅读 99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