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领头羊(图)

媒体: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6/1 8:30:44

  开篇语

  在这片红土地上,正掀起一场新的发展变革——“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4400万赣鄱儿女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起直追,以坚实的脚步实践着一个关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

  我们无需罗列其意义,浩渺鄱湖的悄然嬗变给了最形象的注脚。信步千里赣江,你所感受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山水美景,一段沉淀井冈精神的古迹,或是一个打着鄱湖标签的百姓故事,更是在现代文明与自然和谐的双重坐标下的江西崛起之路。

  今起,本报记者将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集中为您展现全省各地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将展示赣鄱大地的生态文化和广大干群饱满的热情和独具魅力的昂扬的精神面貌。

  倾心打造低碳动感都会

  2010年5月29日8时整,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秋水广场,12家省直新闻媒体记者从这里出发,用双脚来丈量、亲身感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崛起。

  “绿树、花香、沙滩、江景、高楼……”,脚踏红谷滩新区特有的免费租用公共自行车,我们轻快地出发了。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即,全省上下掀起了一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热潮。

  南昌,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经济总量占全省四分之一的省会,她当仁不让,“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领头羊”。

  一江两岸,身处红谷滩新区,眺望赣江对岸的江南名楼“滕王阁”,此时正笼罩在金色的霞光中,绚丽多姿。而江这边,地处红谷滩新区核心地段的CBD中央商务区,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还有更多的大楼仍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崛起一座集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办公中心、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24小时全天候的动感都市核心区。

  视野十余里外的西北角,便是著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十里厂区连绵一线,一眼望去,开发区上空的天是那样的湛蓝。南昌市委宣传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此介绍:为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领头羊,为迎接大势所趋的低碳时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昌区域内的所有工厂企业,几乎不约而同自律要求“减低污染排放、降低能耗损失、注重资源重复利用”。

  难怪,数十里的厂区在生产时,天空是如此的湛蓝,空气是如此的清新。

  做足山水文章的都市

  “十里西山半城中,百里赣江穿隅过。”

  南昌是山水都市,山与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绿色银行”。梅岭是南昌“山”的集中体现和精华,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山高林密、松青竹翠、流水潺潺、寺观林立;赣江、抚河穿城而过,把南昌城分成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融为一体的“一江两岸”的发展格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贤士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等星罗棋布于城市之中,形成了“湖在城中、城在湖中、城湖相融”的独特景观。

  两个多小时的自行车骑乘中,人文历史的悠远、山水地理的绝伦、生态建设的热腾,都尽收眼底。沿着赣江,跨过大桥,穿过高新技术开发区,记者一行来到艾溪湖畔的湿地公园。“白鹭展翅、绿树成荫、烟波浩荡、游人如织”一幅真实的、和谐的人文山水画呈现眼前。

  面对碧水、蓝天、绿树,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宣传部一名负责人是感慨万端。“30余年前的这里是一片滩涂,人烟罕迹。后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艾溪湖也在逐步感受着时代的变迁。”“水变清了,天变蓝了、树变绿了、鸟儿多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的确印证着这里的变迁。连绵20余里的湿地公园的落成,让南昌城东的老百姓有了养生的好去处。

  □文/记者冯训太

阅读 5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