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精确三江源头是国家文明象征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黄河人家
2009/7/16 22:06:37
青海新闻网讯     

  2008年9月6日,三江源科学考察队从西宁出发后,历时41天,运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重力测量等现代测绘技术,对长江当曲源区和沱沱河源区、黄河玛曲源区和卡日曲源区、澜沧江扎那曲源区和扎阿曲源区的19个源头进行了实地考察,采集了源头地理坐标、高程、重力等数据。

  2009年7月14日,经两院院士孙枢、陈俊勇等国宝级人物及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确定,当曲、卡日曲、扎阿曲分别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新源头。而在此之前,三江源头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我们有那么多的大江大河,可它的正确位置都不知道”,中国地震局总工程师陈鑫连说,“一个民族的进步,跟精度有很大关系,我们把精度提高以后,无疑表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

  然而,获得这个精度绝非易事。

  2008年初秋,两院院士孙枢、陈俊勇等满头银发的国宝级人物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少创等中青年专家齐聚西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重力测量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三江源头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重力测量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空白点,是一个国家的痛,可我们过去始终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表示。

  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手段最完备、阵容最强大的一次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活动于2008年9月6日踏上征程。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少创认为,尽管我们的技术发达了,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也有了,但从卫星遥感影像图分辨江河源头还是不够准确。“因此,我们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三江源头进行实地考察。”在本次科考中,陈少创担任科考队首席科学家。他曾经历时近10年,寻找过尼罗河、亚马逊河等世界著名大江大河源头。

  三江寻源中国科学家的遗憾

  万物因水而生,人类择水而居。

  在世界上最长的10条大江大河中,其中就有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发源于青海高原中西部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三江流经的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那么,她们的源头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数千年来,国内外各界人士曾对三江源头进行过多次考察,可源头的具体位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结论,成为中国科学家们的一大遗憾。“一条河流怎么发育,怎么形成,从哪儿开始,怎么逐步发展起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枢表示,“源头跟上游的生态和环境状况,对中下游至关重要。”据三江源科考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介绍,从《山海经》以来的历史资料可见,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寻找长江、黄河源头的脚步。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然只不过是诗人浪漫情怀的表达,但当我们知道黄河确实发源于离天最近的青藏高原后,这句诗就不仅仅是诗人简单的浪漫表达了。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将黄河源头确定为扎陵湖,然后再延伸至扎陵湖以上的星宿海。至清代康熙年间,黄河源再次向上延伸。据专家们介绍,康熙年间的一幅地图是最早标出黄河源的地图,虽然地图上标出的河流名称与现在的河流名称不尽相同,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现在的玛曲。可多少年来,三江源头具体位置的争论一直在继续,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学家的一大遗憾。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2008年9月,我国科学家们终于踏上了精确三江源头之旅。

  专家委员会确定源头三大标准

  2008年9月,三江源科学考察队出发之前,以孙枢、宁津生、陈俊勇、姚振兴、李小文、刘先林、张祖勋、童庆禧8名两院院士及陈鑫连、于晟、李建成、邬伦、顾朝林、伍光和、高延林、张忠孝、陈剑池、王玲、刘少创、牛岸英、杨俊岭、郗利华14名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通过科学论证,确定源头的标准和方法:

  按照国际上河流正确的三个标准,即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三大标准。同时考虑流域面积及河流发育期、历史习惯,即在多条支流共同组成源头的情况下,首先应以河长定河源;如果河流的河长相当,则应比较流量,流量大者为河源;如果长度和流量均相当,则进一步比较干支流排列,根据河流上下游在平面上的排列较顺直,流向较一致的为河源;当河长、流量、干支流排列均相当时,进行流域面积比较,以流域面积最大者为河源,如河长、流量、干支流排列、流域面积均相当时,应综合考虑河流发育期、历史习惯等因素,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长江正源沱沱河与当曲之争

  长江源区水系包括楚玛尔河水系、沱沱河水系和当曲水系。其中沱沱河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前确定的正源。2008年9月在实地考察时,由于楚玛尔河水量较小,冬季时或有断流,因此科学考察队对该水系不作重点考察,而以沱沱河水系、当曲水系为重点。

  从唐古拉山镇顺沱沱河谷向东南行59公里后到达囊极巴陇,这里是沱沱河与当曲的交汇处,海拔4470米。经观测,沱沱河水面宽104米,最大水深0.82米;当曲水面宽87米,水深1.5米,流量相当于沱沱河流量的4倍。

  而后,科学考察队又对沱沱河水系、当曲水系的干支流、冰川进行了考察量算,结果显示,沱沱河与最长支流尕恰迪如总长为349416.2米;当曲与最长支流且曲总长为353597.9米。同时,其它量算方法结果也显示,当曲及上游支流均为长江最长的源头。此外,当曲流域面积为32233.10平方公里,而沱沱河流域面积仅为16982.34平方公里。

  2009年7月14日,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确定源头的标准和方法,确定长江正源为当曲。

  黄河正源玛曲与卡日曲之争

  黄河源水系包括玛曲水系、卡日曲水系和多曲水系。其中玛曲是黄河水利委员会1952年确定的正源,卡日曲是青海省政府1978年确定的正源。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审查意见,黄河源区水系的多曲由于长度明显不如其它河流,因此,科学考察队放弃其源头的考察,而将玛曲水系、卡日曲水系列为考察重点。

  据此次科学考察量算结果显示,玛曲与最长支流约古宗列曲总长为325030.3米;卡日曲与支流尕日阿强咯曲、拉浪情曲、那扎陇查河总长为358813.6米。其它量算方法结果也显示,当曲及上游支流均为黄河最长的源头,但其流域面积少于玛曲流域面积约755平方公里。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确定源头的标准和方法,确定黄河正源为卡日曲。

  澜沧江正源扎那曲与扎阿曲之争

  澜沧江源在青海省杂多县境内,主流称扎曲,从杂多县城顺江上行约100公里至尕纳松多后分为两源,从而有了江源的争议点。北源为扎阿曲水系,南源为扎那曲水系。当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编制澜沧江流域综合规划时,将扎阿曲支流拉塞贡玛曲定为正源。然而,也有扎那曲支流加果空桑贡玛曲为澜沧江正源的说法。

  据此次科学考察量算,扎阿曲与支流郭涌曲、谷涌曲总长为203876.8米;扎阿曲与支流郭涌曲、拉赛贡玛曲总长为203258米;扎那曲与支流加果空桑贡玛曲总长为202217.4米。其它量算方法结果也显示,扎阿曲与支流郭涌曲、谷涌曲为澜沧江最长的源头。此外,扎阿曲流域面积也比扎那曲流域面积大470平方公里。因此,专家评审委员会确定扎阿曲上游郭涌曲的支流谷涌曲为澜沧江源头。(作者: 肖子树)

阅读 20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