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山村致富领路人——何军昌

媒体:桐柏网  作者:彭双喜 李涛 张磊
专业号:张宇明
2016/6/22 17:42:04
作者:彭双喜 李涛 张磊 文章来源:桐柏网 编辑:张宇明
   桐柏网讯  河南省桐柏县回龙乡梁岗村,位于回龙东南4.5公里处,自然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不足700人。山坡面积大,耕地少,是典型的深山区,偏僻的小山村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素有“守着金山,没饭吃之说”,人们过着清贫的日子,受传统模式影响,总安于“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的生产模式,导致经济收入低,无增收渠道。
    1983年何军昌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当他看到人们仍然是过着日出劳作,日落而归,奔波在一亩三分地上辛勤的耕作,只能填饱肚子,日子过的紧吧,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想“如何才能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父老乡亲富起来”,于是他放弃了父母让他外出打工挣钱的念头,依然决定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他高中毕业回乡的消息传遍大山深处,他是全村唯一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老支书就主动上门找到他,让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兼治安主任,他不加思索地同意了……。上任伊始,他通过走访、调查研究结合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在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他建议提出“长抓林、短抓牧、近抓药、远抓矿、庭院经济共促富”的中长期工作思路,得到了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们的赞同,老支书夸奖他说:“嗯,军昌这娃就是行,不愧是咱村里的“高才生”,点子多,思路清,有培养前途哟......”。转眼几年过去了,由于各方面工作出色,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示范带动发展特色农业

    梁岗村地处深山,荒山荒坡面积很大,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湿度大,是适应中药材生长的最佳地域,俗话说“靠山吃山”,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在山上,潜力在山上,在他的建议下,村两委号召全村群众发展种植中药材,可是村民们祖祖辈辈习惯了“小麦+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都不愿担风险,怕“弄不好赔钱”,2010年何军昌走马上任,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闭门思考了三天,决定一定要把特色农业抓好、抓实、抓强,让老百姓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让山沟里的人们早日致富,实现产值翻几番的目标。他先后自费到安徽、驻马店、信阳等地考察学习外地种植技术,决定自己先带头种植中药材,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当年在荒山上种植夏枯球15亩, 亩产效益4800余元,除去化肥、人工等各项投入费用500元外,年亩产效益净收入4300元以上,是种植花生亩产效益的4倍,是种植小麦效益的10倍。这让他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让他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他的示范影响带动下, 村里人们开始醒悟起来,跟着他学种夏枯球,第二年就发展种植面积2000余亩,在何军昌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协会,和联合销售公司,实行公司加农户,并帮助群众分析掌握技术和市场动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生产中的技术和销售难问题,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该村共建成千亩夏枯球种植基地6个,培育出种植大户10余家,产品远销广东、香港并与王老吉和加多宝集团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仅种植夏枯球这一项,年产值达到近3000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强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过程中,他发现由于水利、交通、用电等基础条件差,产业基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薄弱已明显成为制约全村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于是他积极向上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组织全村党员、村组干部 、群众修建村村通道路6000米、组组通10000米,硬化乡村主干道公路5000米、环行道路7000米、修建连户道路1.2万余米,修建护坡1300米,新建便民桥3座,整修排水沟520米,清淤堰塘20座,修建提灌站4个,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基本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块相连的综合治理产业化格局,实现了旱涝保丰收。
    他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2011年,他当选为桐柏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群众称赞他说;“选这样的人当代表,我们放心”。

    敢想敢干壮大集体经济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想增强全村的发展后劲,使群众过上真正富裕生活,必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他又一次外出取经学习,撑握矿产品开发技术、管理、销售、安全生产等技能。依托本村丰富的萤石资源,决定在矿山上做文章找财源。2012年他组织村民以入股形式成立了宏辉矿业有限公司, 以非金属矿产品开采、加工及销售为一体,壮大集体经济和群众致富能力,达到了共同致富双赢的目的。几年来累计解决近200村民就业,企业年创利税1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50余万多元,村民每年人均分红1.6万多元, 已成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新渠道,彻底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现在当你走进梁岗村,看到的已不是泥巴墙,毛草房,红薯、玉米做干粮的贫穷落后时代,而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排排里外明亮,造型别致的小洋房,文化大院 、休闲广场、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无保大院应有齐全。是一个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阅读 81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