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湿地保护步伐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李卫东
专业号:青铜峡鸟岛
2009/5/15 11:01:22
加快湿地保护步伐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  李卫东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出喧嚣都市、融入恬静自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时尚。素有“西北第二大鸟岛”之称的青铜峡库区鸟岛曾凭借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的观光者,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库区南部黄河沿岸中宁县的一些农民开始进入保护区内围堤、毁林、烧荒、种田,致使库区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多种水生动植物灭绝,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制约了库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保护好库区湿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库区生态旅游资源,再现鸟岛万鸟齐飞、游客不绝的景况,最终带动青铜峡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我们按照市委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安排,联合旅游部门,采取搜集资料、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开会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情况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铜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
1、库区湿地地域面积广大、物种丰富、风光秀美。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在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经过几十年的灌溉、发电、蓄洪等运行,大量泥沙填塞其中,80%的库容被淤积,导致大量的滩岛逐渐显露水面,植被群落逐渐形成,鸟类以及其他各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一个林区、湖泊、滩涂湿地并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库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9.3万亩,其中湿地面积13.4万亩,是宁夏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宽阔的水域、肥沃的河滩、浓密的芳草、茂盛的丛林,构成了库区丰富多彩的自然湿地生态景观,经综合考察,库区有鱼类31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2种,鸟类231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有: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玉带海鲷、白尾海鲷、大鸨、小鸨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鲵、白琵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荒漠猫、兔狲等31种,属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的还有38种;另外库区自然保护区还拥有西北最大的红柳林区,共占地约4000亩。旱柳、沙柳、灌木柳、银柳、箭杆杨、小叶杨、合作杨、新疆杨、刺槐、榭白等树种在库区湿地也有分布。
调研发现库区自然景观层迭分明,有鸟、有林、有山、有水;林鸟相依、山水互映,山在水中、水在林中、林在湖中,树林成荫、芦苇婆娑,乔灌丛丛、芳草萋萋,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2、库区湿地人文资源丰富。青铜峡库区还以“古”闻名,民间传说的穆桂英点将台108塔、秦王古渡、禹王庙、广武岩画、牛首山寺庙群等都是有名的文物古迹;俞益谟、董学礼、梁朝柱甚至包括康熙皇帝等历史名人都在此留下了动人的传说和优美的诗篇;广武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民歌、民谣、刺绣、剪纸、花灯、杂技等,这些都为库区优美的自然风光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3、交通区位优势是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宁夏黄河旅游线的中枢地段,北连银川、沙湖,南接中卫沙坡头,居宁夏平原旅游网络枢纽位置,交通便利,是南来北往游客的必经之地,库区生态旅游只要发展起来,就一定能很好的融入银(川)——(中)卫、银(川)——固(原)旅游线路,发展成为游客必经、必停、必留之地,库区生态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库区西有包兰铁路,紧邻109国道,外围公路网四通八达,库区内又拥有黄河这一天然水上航道,这些条件为库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库区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反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库区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
1、湿地面积逐步减少。过去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等历史原因,致使库区湿地管理薄弱,上世纪90年代,黄河东岸的新田、跃进等村的村民乘虚进入库区湿地围堤抽湖、毁林烧荒,大量的湿地被开垦成了农田,库区湿地植被大部分被毁,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尽管库区管理局成立后依靠市政府在收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库区生态环境在短期内还是难以彻底恢复。加上近几年黄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库区湿地含水量大不如前,湿地退化趋势明显加快。
2、库区湿地水体水质整体变差。中卫、中宁黄河过境段沿岸群众开发的鱼塘和耕地对湿地保护产生较大影响,大量生产生活污染源,如化肥、农药、养殖废水对湿地造成了污染,加之前几年库区植被破坏严重,致使小西河等湿地水体自净能力减弱,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做好库区自身水体保护的同时还要协调兄弟县市,加大黄河沿岸退耕还湿治理力度。
3、水禽和天然鱼类种群减少。库区湿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鱼类、两栖动物、水生植物资源过去较为丰富。近十几年,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偷捕、偷牧、偷猎现象严重,野生动物急剧减少。库区管理局成立后,在恢复生态植被、打击“三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以来各种鸟类已经明显增多,但库区生态恢复工作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4、库区附近村民保护湿地的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库区附近村民固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随意进入库区放牧、捕鱼、捕鸟、垦荒等,库区管理局成立后加大了保护管理力度,使部分村民的短期利益受到影响,村民们怨言大、意见多,政府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促进附近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在短期内还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村民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有个别村民故意到库区湿地做一些违反规定的事。这些现象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杜绝,还需要我们耐心的向他们宣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保护湿地的目的、意义,最终让村民自觉步入湿地保护的行列。
5、资金短缺,生态恢复举步维艰。恢复湿地水生植被、疏通湿地水道促进湿地水系循环、在保护区内修建巡护(观光)道路、筑建围栏工程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短缺是制约湿地保护工作发展的又一难题。
6、现有旅游景点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如108塔归旅游部门管理、金沙湾归区农综办管理、鸟岛属鸟岛公司经营等,这种状况的最终结果使库区的生态旅游规划不衔接、标准不统一,旅游潜力不能得到全面、高效的挖掘,而且协调管理也颇为不便,最终制约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湿地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要始终坚持发展旅游,保护第一的原则。在库区发展生态旅游,有几条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一是库区管理局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管理职能不能有任何削弱,更不能有任何转移;二是绝不能在核心区内建设任何旅游设施, 库区发展生态旅游要将生态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任何有损库区湿地资源的行为都要严格制止,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三是要对旅游活动实行严格的评估、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对资源和环境可能造成破坏的旅游项目;同时还要控制游客数量和开发强度,科学确定旅游承载力,防止游客大规模涌入库区。
2、库区生态旅游规划要突出自然,适当超前。库区生态旅游规划应以自然生态为主线,突出体现自然的真实美,符合自然规律,迎合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追求和愿望。同时库区生态旅游规划还应适当超前,具有前瞻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旅游产品差异化,突出旅游项目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拓展和深化生态旅游内涵。
3、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能单纯为旅游而发展旅游,发展旅游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因此,我们开展生态旅游时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兼顾旅游、持续发展”的方向。
4、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与当地村民的和谐关系。库区发展生态旅游要妥善处理好与附近村民的利益关系,让村民通过生态旅游得到实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中,从而实现全社会共同关心、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总之,库区作为全区最大的自然湿地,其重要性已被社会广泛认知。切实保护好这片自然湿地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仅是利在当代的大事,更是惠及子孙、功垂千秋的历史举措。
阅读 153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