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鹳奇缘

媒体:原创  作者:刘伟
专业号:刘伟
2008/11/19 19:23:50

        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93种,在这个素有“鸟类天堂”之称的国际重要湿地,爱鸟护鸟的事例已不胜枚举。但最让向海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个农民与一对白鹳20多年至诚至真的感人故事……

  宋诸峰是向海乡的一个普通农民。1982年,28岁的宋诸峰在离家10公里出窝铺,以种地养牛为生。夏季的一天,宋诸峰在野外放牛时拾到一只身体虚弱、不能飞的白鹳,便把它带回自己的窝铺。看见白鹳无精打采的样子,从小就对鸟类有特殊感情的宋诸峰犯了难。为了给白鹳增加营养,万事不愿求人的宋诸峰跟人说“小话”,征得水利部门同意,在自然河道下了一小片“挂子”,每天捕少量鱼喂白鹳。看着白鹳每天都能吃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宋诸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白鹳也一天天精神起来。这更增添了宋诸峰的信心。他每天乐此不疲地奔波着。恰巧白鹳来的第五天,赶上自家牛分娩。宋看见白鹳吃牛胎盘,心里一喜:白鹳一定吃牛肉!他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一狠心把自家的一头老牛杀了,但自己家舍不得多吃,留给白鹳做“补品”。当时宋家经济还很困难,过年过节才能吃一顿肉,用的还是轳辘井。为了能让肉多保鲜几天,他把肉分成十几块放在篮子里,用绳子与井连好,吊到刚挨水面的地方。喂一次食,便拿出几块,之后又放到井里。头一顿白鹳就吃了约三斤肉,宋诸峰比自己吃饺子还高兴。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白鹳身体逐渐康复了。小家伙大概难耐寂寞,时常“游手好闲”地在院子里叨叨这儿,叨叨那儿。俨然已是半个主人了。夫妻俩乐呵呵地瞅着它,也不阻止。一天早晨,二人没有发现白鹳。“它就这样不辞而别地走了!”宋诸峰虽然心里有点不是味,但这里毕竟不是它久留之地。白鹳走后的第三天中午,宋诸峰睡梦中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他光脚跑到外面一看:白鹳回来了!更让他惊喜的是:还有一只白鹳!远远地怯怯地站着。宋诸峰高兴极了,忙拿出盆里养的鱼。另一只却不敢上前来,宋诸峰便远远地走开了。不久,另一只便也混熟了。两只白鹳就经常光顾宋诸峰的窝铺,围前围后地跟着他。他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鱼和肉留给白鹳。特别是春季刚来和秋季要离开向海的那几天,野外食物少了,白鹳就会整日在宋的窝铺周围转。宋诸峰说:“这对小家伙把这儿当成了娘家”。

  1983年,这对相爱的白鹳开始在树上筑巢,他们筑巢的方式很有趣:雌鹳站在树上亲自操作,雄鹳在地上找来树枝,用嘴叨着往上递,如果雌鹳没相中材料,便生气地扔掉。宋诸峰又看见雌鹳一次次从没有筑稳的巢上掉下,便找来粗树枝绑四框,人鸟三个一起忙。宋诸峰和雌鹳在树上做“瓦工”,雄鹳在树下做帮手。后来,宋诸峰干脆按白鹳的“审美观”,替他们选“房址”,先打好“地基”,备好料。宋诸峰的“一期工程”果然能合白鹳的口味,它们安然搞“续建工程”。宋诸峰骄傲地说:“我帮着筑的巢质量好,一般能用三年呢。”这些年宋诸峰自己也记不清,帮助白鹳搭过、修过多少次巢。每次风雨过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白鹳“小两口”的家。

  鹳雏出生的日子是宋诸峰最忙的时候。他做个梯子,每天爬到几米高的树上,把事先剪好的鱼段送到鹳雏嘴里,一口一口地喂,象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看着鹳雏一天天长大,宋诸峰喂得更来劲了。他说:“白鹳靠自然生长要70天能飞,人工增加喂食量,可提前1周。”每当鹳雏在巢上蹦来蹦去,练习起飞时,宋诸峰的心情就像秋收一样,望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他感到欣慰。

  白鹳的脾气很大,这一点宋诸峰深有感触。1995年,在白鹳产卵期间,一个摄影爱好者来拍照,惊扰了白鹳,已产下3枚卵的白鹳便弃巢而走。那年这对白鹳没有“添丁进口”,宋诸峰的心里空荡荡的,颗粒无收的感觉让宋诸峰心情沉重许久。他后悔不已,痛定思痛,以后便主动承担起“护鸟卫士”:在白鹳产卵期间,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有人对宋的做法不理解,说:“一个农民种好自己的地得了,真没正事。”一次他家的牛陷入泥塘,他因给白鹳修巢没能及时赶到,牛窒息而死。宋诸峰也心疼,但他打心眼里喜欢这对充满灵性的小家伙,他说:“没有这些鸟,向海不会这么美!”每当宋诸峰在地里干活时,白鹳就在他头上盘旋,只要他一声口哨,白鹳就会落在他身边。这时,宋诸峰心里总是喜滋滋,仿佛有浑身使不完的劲,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2001年,向海保护区提倡“禁牧”,但部分农民存在抵触情绪。可宋诸峰明白,这几年草原逐渐退化,牛羊吃不饱就啃树,确实对生态造成了破坏。他一狠心,把自己经营多年的50头牛卖掉,亲属家也在他的劝说下,将300多头全部卖掉。过了两个月,牛价便翻番上涨,但他不后悔。他说,没有树,白鹳到哪里筑巢啊,两个月的时间这些牛不知要毁坏多少颗树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多年的时间里,宋诸峰帮助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鹳孵出鹳雏35只。他的事迹也经媒体广泛报道。有人说:“老宋头,这下你可出名了!”他却不以为然:我做这些只因为这对小家伙实在太可爱了!

阅读 22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08/12/20 11:30:38写道:
游客于2008/12/15 14:02:18写道:
好感人哪
游客于2008/12/15 10:01:38写道:
好文章
游客于2008/11/20 15:47:24写道:
看了你的文章长知识
刘伟于2008/11/19 19:38:12写道:
我采访过许多农民救助鸟类的事例,农民那种质朴的感情,感动着我.老宋头是我采访的其中一个。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但回想起来还象刚发生的一样,让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当我对工作和生活存在抱怨时,想起那些爱鸟的“卫士”,便有一种责任,多为湿地做贡献责无旁贷!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