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 工作 > 正文

安大环协09湿地使者行动第十三天(最后一天)

作者:安大环协 2009/8/21 16:59:33
心情:开心日期:2009-07-25 星期六天气:地点:肥西县严店乡刘河中学

序:
      7月25日是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09湿地使者行动的的第十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天还没亮,会长产朝就带了摄影师小盒子和小斧子一起去了趟巢湖,想赶在活动结束前追加一项对巢湖水质以及渔民的调研活动。同时留在住宿地点的剩下的队员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撤退。究竟产朝的这次调研能够取得什么样的信息呢?大家还是来看一下他的日记吧。

 

725                             星期六                            阴转晴
                      巢湖调研记
    原计划是要找户渔民做个访谈的,但是忙了这么多天竟然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人。下午就要回校了,我和小何商量好了今天起早去巢湖碰碰运气。
    五点睁开眼,真不想起来啊。但是下定决心俩人就一骨碌一起爬起来了,匆匆洗漱完毕就和小何、小斧子出门了。从住处到巢湖不过二十分钟的行程,不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了远处的氤氲。
    站在远处,周围都是渔民的房屋,太阳斜斜的吊在半空,还不是很刺眼,但已经褪去了婴儿般的粉红色皮肤,换上了银色的披风,仿佛长大的少年。湖面零星的船只在湖面穿行,阳光下的水面波光闪闪,像是被船压碎了一地的银片似地,不安稳的闪烁着,跳跃着,升起来又跌落下去。
小何出于职业习惯,立马架起了DV。我和斧子就在一旁一惊一乍的大呼小叫,一个劲的喊美。我们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已经来了三四次了,每一次都要被巢湖的美丽吸引,尽管伤痕累累,她仍然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湖。
    时间也不早,我们立马奔向岸边。早上湖面吹来的风还是很让人舒爽的,我们站在堤坝上俯视下方。岸边的滩涂上有很多小木舟,有一位阿姨和一个年级和我们相仿的女孩在一个支起来的网上晒鱼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小鱼,半透明状,连鱼骨都可以看得清。鱼还没有完全被晒干,她们正在忙着把鱼摊开,清理其中的螺蛳和水草。于是我们就和她们攀谈了一下。阿姨告诉我们这是“毛鱼”,而非我刚开始提到的“银鱼”,虽然在我看来两种鱼模样差不多。我疑惑的问她现在是休渔期为什么还可以捕鱼,她说:“不同的鱼有不同的休渔期,毛鱼的休渔期就是明天了,所以大家都在抓紧今天最后一天去捕点鱼。”我转身望着湖面,小木舟和大渔船好像都在一刻不停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这么短时间里拼命的去捕捞,算不算滥捕呢?还好有休渔期,若没有节制,巢湖的渔业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的。但是,休渔期真的管用吗?我又安慰自己:肯定有作用的!合理的休渔期体制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这种状况的,巢湖岸边的人们也会慢慢认识到这种规则的优势,他们会保护好巢湖的。因为巢湖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赖以生存的家啊!然而这条路,仍然漫长,充满艰辛。我的心情就随着思绪一下阳光又一下阴沉。
    突然远处的马达的轰鸣将我的思绪拉回了,我抬头看见远处一个木舟缓缓驶向岸边。小何驾着DV对着开船的大叔。他在抛下锚,迈出小舟看见镜头后豪爽的喊了声:你好!我一看心中窃喜,忙上前跟大叔说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他们捕鱼。果不出我所料他仍然豪爽的答应了。我和小何兴奋的脱了鞋三下两下就跳上了船,全然不顾岸边的泥泞。
    其实这不算船,一个小小的木舟,最多容下五六人的样子。大叔大声笑着开动柴油机,小舟便卯足了劲开动了。由于是逆风,船前的浪劈头盖脑的打来,一阵阵的,溅起无数水花。我和小何毕竟是久居地面的人,禁不起这样的颠簸,只好死死抓住船舷,动都不敢动了。大叔则半立着身子,大笑着我们的窘相。我们也笑着看着眼前的水面,像是贴在水面上滑行一样,风掠过发梢,感觉真爽!
    小舟不一会就上了湖中的大船,我们登上了大船。感觉稳了许多,但是脑袋仍然在颠,身体还没从刚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大叔大声问我们:“不习惯吧?”随即又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们定了定神,打量了一下周围。这大船其实很简单,前段是下凹的货仓,装鱼之用。中间是船篷,敞开的。后半段是动力设施,大叔就和船上的另外一个大叔在那里鼓捣着柴油机。船舷缠绕着鱼网。我们好奇的围绕着船走了下,就坐下来了,看着远处的湖面默默不语。
    风绕过发梢,带来湖水的阵阵腥味。周围不时有其他的渔船划着白波经过我们,船上的人们也好奇的看着我俩,就像我俩看他们一样,蛮搞笑的。
    我俩都被这样的风景同化了,说话都软软的。我低头突然发现泛绿的湖水好像有细微的颗粒,趴在船上仔细一看,发现湖水中全是丝丝缕缕的绿色漂浮物,好像一滴墨汁滴进了水中一样,在水中妖娆的旋转、舞蹈。大叔扭过头对我说:“那叫湖淀!”湖淀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蓝藻,不过说实在的,我平时做社团时天天念叨蓝藻蓝藻的,今天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它呢。我拿塑料瓶装了一瓶水,放在阳光下仔细看了起来。蓝藻不蓝,是绿色的。悬浮在水中,好像蜷曲的细小头发丝,有长有短。长长短短的连接在一起,在远处看起来就像一条细线一样。在瓶中,这些绿色的藻一会儿就沉下来了,像热水瓶中的水垢一样,也许就因为这样才被人们称为“湖淀”的吧。
    这些看起来很美丽的植物,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让其他水生动植物大量窒息死亡;同时蓝藻又会在短时期内死亡,被分解后又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进一步加剧水体污染,水也会变得臭不可闻。
    蓝藻爆发的原因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在这片巢湖周围全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农民的不合理施肥造成大量肥料流入巢湖,加剧了富营养化的现状,而这只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方面。回想这十几天的宣传当中,农民把巢湖的污染归结为工业污染。诚然工业有很大的影响,但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不逊于工业,这点农民是没有意识到的,或者说不相信、不承认的。
    转换角度认识一个问题,就会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从沉思中回到了现实中,踏上了回去的小舟。不管怎么说,前景应该是光明的吧,因为有我们这些热血的年轻人呢!我戏谑的对着自己开着玩笑,看着岸一点一点靠近,扭头又看了一眼无边的巢湖,巢湖也在微笑着看着我呢。
                                                               产朝

 

7月25日                      星期六                        晴
                                      离别
      安徽大学09湿地使者行动到今天正式结束了,我们也将于今天返回学校。原计划我们是要呆更长的一段时间的,但因为大家任务都提前完成了,再考虑到经费、天气等方面的因素,产朝决定提前结束。我个人觉得提前结束也不错,大家都在刘河这待了13天了,时间也不短了。而且我们这些大学生平时都在象牙塔里舒服日子过惯了,一下子到一个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生活还真不习惯。习惯了喝自来水的我们喝了13天这的井水,肠胃很是不适。漫天飞舞的蚊虫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两次和蚂蟥的邂逅更是把队中的女生吓得够呛。到了13天的时候,我们准备的物资基本上都快耗尽了,花露水用完了,风油精差不多了,一大袋洗衣粉全用掉了,肥皂也差不多全完蛋了,米也吃完了。要是继续待的我们还要采购一些物资,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有些大一的孩子已经归心似箭了,恨不得马上就飞回家去。所以说现在结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早上大家起来后就开始收拾行李,打扫卫生并还原桌椅。然后大家开始留影纪念。一帮人扎堆在那狂拍照留恋。中午的时候车来了把我们接回了学校。
       下午大家都在寝室休息。
       晚上大家一起聚餐。我们选了一家小饭店在里面开吃。可能是大家很久没下馆子了,点的菜都是肉,牛肉、羊肉、鸡肉、猪肉样样俱全。吃的时候大家个个都想饿死鬼投胎似地如狼似虎地强成一团,一盘菜转了一圈,里面的肉没了,再转一圈,成空盘子了。菜吃得很多,酒也没少喝。像我和产朝至少一个人喝了7、8瓶。产朝喝到后来满脸通红,还要找赵云喝。酒喝多了话就多,产朝开始和我们说他这一年来的艰辛并对大一会员们寄予了厚望。会长么,多承担点责任,多一份艰辛,其实是很正常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呵呵,产朝喝多了。
       酒饱饭足后大家本来打算先到学校操场上玩一会再去K歌的,但无奈我们的会长产朝同学一坐到草地上就倒下睡着了,我们剩下几个男生也感到今晚喝的实在太多,头昏眼花,必须马上到床上休息下。所以晚上的娱乐计划就取消了。
       回到寝室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喝多了,头疼得厉害不说,夜里睡觉还直冒冷汗。哎,其实我也不想喝这么多的。本身就有慢性病,医生都警告过我,以后酒少沾。但是在当时的场合上我不喝是很不合适的,怎么说呢,舍命陪君子吧,只要大家开心我就满足了~
                                                                                                   王军

 

每日一结:13天的湿地使者活动终于结束了。大家奔波了,劳累了,辛苦了,也收获了。当车即将离开了刘河之时,我们突然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虽然这13天很苦很累,但我们在这13天完成了活动,收获了友谊,扩展了见识,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所以说13天的历程,不虚此行。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大二会员,我衷心地希望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大一会员们在经历过湿地的磨练后能力更加出众,能够在以后的活动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佳绩,把安大环协的荣耀继续并且发扬光大!

附上图片:

遥望巢湖,浩浩汤汤

早起的渔民,为了多捕一些鱼多一些收入

巢湖的渔民正在晒捕获的毛鱼

正在捕鱼作业的渔民

泛着绿光的湖水,发出淡淡的臭鸡蛋味,蓝藻是元凶

巢湖水样采集

离别时和刘河小学校长的合影

在回去的车上

阅读 230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