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建生态湿地5.4万亩 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5/5 8:42:02

碧鸡办事处王家堆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赵岗摄

云南网讯 (记者 赵岗) 如何恢复“高原明珠”滇池的原貌,重现五百里滇池的湖光山色,省市两级政府和滇管局可谓用尽浑身解数,截止2010年底,滇池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本遏制住了滇池水质恶化趋势。5月4日,驻滇媒体和省市媒体记者参观并细致了解昆明市内沈机集团昆明机床有限公司、碧鸡办事处王家堆村、第一污水处理厂等部分工业、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记者从滇管局了解到,“十一五”是滇池治理工作力度最强、投资力度最大、规划项目完成最好的五年。通过不懈努力,2010年底,基本遏制滇池水质恶化趋势,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滇池湖体、主要入湖河道的水体景观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主要入湖河道及地表饮用水源水质显著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显著提高,滇池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达标率100%,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滇池补水工程,发挥生态补水效益,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滇池治理水质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滇管局工作人员介绍, “十一五”期间,滇池“十一五”规划65个项目共完成57项(占87.7%),在建8项(占12.3%),共完成投资96.11亿元;补充报告2个项目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75.66亿元。

在滇池流域开展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水全面收集处理工作。加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成主城区8个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扩建和新建,在污水处理的量和质上实现“双提升”:污水日处理规模达到110.5万立方米,比2005年日处理规模(55.5万立方米)翻一番;所有污水处理厂从一级B处理标准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标准。铺设雨、污主干管网25 1公里、雨污分流次干管及支管1 55公里,完成老城区1868家单位(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流域内工业企业全部搬迂进入园区实行工业废水统一集中处理排放。环滇池截污工程40公里截污干渠实现闭合贯通,8个污水处理厂及初期雨水处理站即将通水试运行。

在滇池湖滨33.3平方公里全面开展“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工作,搬迂6 1家各级企事业单位,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41.2万平方米,退人2.4万人;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在滇池流域整治水土流失167.49平方公里;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建绿补绿工作,建设城市生态隔离带,流域林木绿化率达50.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8%。

按照“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思路,对36条主要河道和支流开展综合整治,查堵排污口497 1个,沿河铺设截污管353公里,在河道两岸拆临、拆违和拆迁各类建(构)筑物258.52万平方米,沿河修筑道路659千米,绿化美化河岸726公里,河床清障、清淤179.72万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河道周边环境,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2010年度国家重流域规划考核组充分认可滇池治理经验,认为:“滇池治理以超出前2个五年计划的投入力度和实施力度,取得了明显进展并创造出鲜活经验,走出了一条湖泊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新路子,滇池治理初见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于一个相对欠发达省份实属不易,为深化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阅读 185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